为何现在的电影越来越有内涵了?
因为消费者不傻呀,人总不能老是吃亏。我们最初看到w姓歌手客串演员还觉得有些新鲜感,还会买票去看,哪怕看看他那张帅的一批的脸呢,但是第二次,第三次呢?除了nc粉外谁会觉得他演技不错呢。所以,观众们知道自己花的钱亏了,他的电影根本就不值钱,所以干脆不去了。电影院上映的除了老W就是小AB,实在没什么意思,电影没的收入,自然拍的人就少了。
中国电影观众的反映是迟钝的,心态是包容的,但又是果断的坚决的。容忍了流量电影和粗制滥造的烂片那么久,甚至连冯导和葛优前几年也在炒冷饭。终于这两年观众们反应过来了,原来我们之前去影院就是在被一勺一勺的喂翔啊。如梦初醒,果断放弃那些熟悉的名字,坚决不去浪费钱。国外那么多大片可以看,我跑去受那罪干嘛。真可谓民智渐开啊!
而且观众们审美能力已经提升了,在温饱时代之后,我们受教育水平提高,能够看得懂那些有内涵的节目和电影了,这时我们认为看那些既没有社会价值也没有技术水平的电影就是在侮辱我们自己的智商,所以我们开始有挑选的看电影,喜欢那些更负责更有理想的导演和演员制作的电影让我们能反思人性,反省自己,让自己有所启发。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流量电影近几年越来越少了,观影群体也在全方面的提高自己对电影的认识,越来越多有想法的电影人从高校毕业后开始踏入这一行业。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反思社会,影射现实并给予批判。他们才是新一代为了电影而贡献自己的电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