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字千金这个成语出自哪里?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说起一字千金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不是特别的陌生,因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来使用它,它来自于一则非常久远的历史故事,这个成语有关的典故最早是出自于《史记·吕不韦列传》,它以前的意思虽然是改动一个字就能够赏赐千金,但是后来也被我们用来称赞诗文的精妙,还有价值极高的一些方面,它是一个褒义词。那么大家知道这个成语,它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吗?不知道的话也没有关系,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具体的来说一说这个故事。
首先,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战国末期,然后在这个时代里面,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大商人名叫做吕不韦,他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非常的有钱,而又因为他在赵国经商的时候,遇到了秦庄襄王,所以他和秦庄襄王有一定的交情,在秦庄襄王登上王位之后三年他便病死了,最后有仅13岁的儿子嬴政来接替王位,然后嬴政他就把吕布为尊为了仲父,然后全国行政的大权还有一些军事上的权利全部都掌握在了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其次,当时非常的流行养士之风,有名的战国四公子都养着很多的门客,吕不韦他也养了三千门客,用这3000门客来为他出谋划策,然后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和心得,然后把自己提出来的意见或者建议写在书面上,汇集了起来,成为了一部具有20余万言的巨作,提名吕氏春秋,然后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然后当时吕氏把这本书放在秦国首都的咸阳公布并且悬赏了,非常高的价格,说有人能从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的人就给他赏赐千金。这就是一字千金的来由。
最后以上内容仅代表小编个人观点,如有错误,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