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碟中谍》这部系列电影呢?

《碟中谍》可以说是最成功的谍战电影系列。谍战题材系列动作片不少,但《碟中谍》系列做到了《007》《虎胆龙威》和《谍影重重》都没做到的成绩——越战越勇。不仅是从34岁演到如今56岁的阿汤哥越战越勇,《碟中谍6》还创了该系列最好的口碑——烂番茄网97%的新鲜度、Metacritic网86分的媒体综评以及CinemaScore上A的观众评价。这甚至是阿汤哥银幕生涯中获得评价最高的电影。

《碟中谍》是怎样做到这么成功的呢?

应该说,《碟中谍》系列的成功,阿汤哥的功劳是最大的。不仅因为他是主演,更因为该系列从发起、组建剧组到定调,都是他主导的。他最开始找派拉蒙聊将剧版拍成电影时,“会议室里的人们眼睛充满迷茫,因为那时电影界还没流行这种改编方式。”但阿汤哥搞定了这个拍摄计划,而且他还做了更大胆的决定——找好莱坞怪才布莱恩·德·帕尔马担任导演。这证明阿汤哥不仅想拍一部爆米花大片,而是有质感的大片。帕尔马回忆说,当时阿汤哥给《碟中谍》的定调是“要让观众看的时候惊喜惊喜再惊喜”。

而且《碟中谍》的剧情令观众非常过瘾。我们看到的《碟中谍》,一开始就是伊森·亨特带领特工团队在执行任务时,每个看起来很有戏的特工,一个一个被杀掉……更让观众想不到的是,《碟中谍》继续保留剧版的灵魂角色吉姆·菲利普斯,吉姆在剧版中领导着IMF特工团队屡立奇功,是个英雄般的角色。电影版中,他依然是IMF的领导,但结尾伊森·亨特发现,他居然是反派!这一“惊喜”甚至引来剧版演员们的批评,认为亵渎了吉姆这一角色,但观众看起来可是相当过瘾。

除了剧情过瘾,更刺激的是阿汤哥为伊森·亨特这一角色的定调——不断挑战各种高危险系数的动作。由于年代久远,或许观众不能很完整地想起《碟中谍》的剧情,但绝对记得几个场面,譬如伊森·亨特潜入安保严密的大厦内,从天花板上用绳索绑住自己往下垂降,整个人吊在空中操作电脑盗取资料;譬如在中餐馆里水箱炸裂,成吨的水灌满整个餐馆,最后逼爆玻璃;譬如在从伦敦开往巴黎的特快列车上,让·雷诺扮演的反派开着直升飞机,冲进隧道中试图用螺旋桨将整个人趴在列车表面上的伊森·亨特剁碎,最终被伊森用香口胶形状的烈性炸弹将整架直升飞机炸毁。

从剧情到动作,惊喜惊喜再惊喜,是阿汤哥为《碟中谍》打下的基调。1996年,制作费8000万美元的《碟中谍》上映后,美国票房1.81亿美元,全球票房近4.6亿美元,《碟中谍》在电影界一炮打响。而最新上映的《碟中谍6》更是在美国以及其他海外市场被证明是该系列最佳,甚至是阿汤哥演艺生涯中质量数一数二的电影。烂番茄网97%的新鲜度,很多奥斯卡获奖片都达不到,而6124万美元的美国首映周末票房,也是阿汤哥主演电影中开画票房第2名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