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音乐:耍孩

耍孩儿又名咳咳腔,是大同地区观众所喜爱的地方剧种。约起源于元代,角色分红、黑、生、旦、丑五行。以板胡、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音调旋律欢快活泼,婉转嘹亮。唱曲以正板和慢板为主,既有固定曲牌,又灵活多变。它吸收南罗腔和吹腔等古典曲调,又从晋北道情、晋剧中获取了丰富养料,使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多彩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唱腔发声使用后嗓子,声音从喉咙下面发出来,听起来浑厚、质朴。唱腔与音乐伴奏十分和谐也是耍孩儿的又一特点。耍孩儿发声方法,使外地人乍一听起来很不习惯,说它发声不科学,但听惯了以后,觉得越听越爱听;作为当地人来说,这种唱腔是十分喜闻乐见的,好像是不用后嗓子唱就过不了“戏瘾”似的。所以解放以后,有些文艺工作者试图改革耍孩唱腔,变后嗓子演唱为前嗓子演唱,取消了耍孩儿的基本特点,结果观众很难通过,唱腔改革者不得不谨慎从事。

据应县北楼口关王庙戏台题壁记载:“大清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有耍孩儿班到此一乐。”由此可见,耍孩儿的形成时间至少也在道光之前,甚至可以追溯到康乾时期。一开始,耍孩儿只在应县、怀仁一带活动,后来演出活动区域逐渐扩大,南到忻州地区,北至同绥铁路,直到黄河后套一带。据说,大约在清末光绪年间,耍孩儿的艺术已发展到鼎盛时期,此时同地区各戏曲班社如雨后春笋般地到处兴起,每个班社互相竞争,表演艺术飞快提高,班主们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互相之间经常举行比赛,俗称“唱对台”。当时,耍孩儿班社如果和其它戏曲班社“唱对台”,则往往是耍孩儿班子取胜。

“耍孩儿”的最大特色是它的特殊唱腔———用喉音发声,当地人叫作“后嗓子”。这在全国数百个大小剧中绝无仅有,独此一家。这种唱腔,略带一点哭音,唱起来如泣如诉,如怨如慕,深沉别有一番韵味。而每个人的发音,大致都差不多,生旦净末丑,唱腔基本相同。大花脸和小花旦,张嘴一唱,声调却都一样。

由于生理的缘故,这种声腔只能由经过训练的男性演员才能发出,女性是发不出来的。大同市成立专业剧团后,破天荒地吸收了女演员,但她们只能同其它剧种一样,用“前嗓子”发音。有人认为,这一下闹好了,把生旦同腔的弊病改过来了。但喜爱“耍孩儿”艺术的老观众却一直摇头,并不认同。觉得“耍孩儿”变调了,原来那种特殊的韵味丢了。他们比喻用“前嗓子”唱“耍孩儿”,好比吃了颗白子白瓤的生西瓜,要多寡,有多寡,要多淡,有多淡。

听不惯“耍孩儿”唱腔的人,最腻歪嗨呀嗨呀不断声,嗨来嗨去听不到词儿。喜爱这种唱腔的人,感到着迷得恰恰是这种—字三嗨声。听得嗨嗨声,浑身都受用。一字三嗨正是“耍孩儿”唱腔的特殊魅力所在。不过,一字三嗨只是一种常用唱腔。老辈人不无自豪的津津乐道,“耍孩儿”有“七十二调”,调调都别有韵味。

由于“耍孩儿”剧“众口同腔”的特殊发音,不像其它所有剧种那样,受严格的男声女声限制,任何一个演员都可能扮演生旦净末丑的任何一个角色。所以,“耍孩儿”的旦角演员都长得好看。例如,上世纪50年代大同市“耍孩儿”剧团的男旦小飞罗面(其师是以身段婀娜、小步纤纤、飞旋舞台而著名的飞罗面)同剧团中的女演员一起演出,完全可以以假乱真。如不开口唱,观众绝对分不出谁是男扮女,谁是女扮女。因此,“耍孩儿”受欢迎,“耍孩儿”的旦角更受欢迎。

“耍孩儿”的音乐也极富特色。不知内行怎么看,就我这个普通观众来看,“耍孩儿”的伴奏乐器中,最突出的是笛子和呼胡。哪个村庄演戏,村外几里远就能随风传出笛声,那悠扬的旋律很勾人的。笛子作为伴唱的主乐器,在其它剧中似不多见。而听“耍孩儿”唱腔,如果听不到笛声,就像吃蒸莜面缺辣椒,不是个味儿。

呼胡的演奏更具特色:呼胡的两股弦,一般总要隔开,以防混音,这样拉起来才能清脆嘹亮。伴奏“耍孩儿”的呼胡,却反其道而行之。两股弦距离很近,拉起来一股弦发出主音,—股弦发出辅音,呜呜嗡嗡,音色相混。但恰恰是这种混音,拉出的腔调柔和而低沉,别有一种乐感。这样的琴声一响,就知道是“耍孩儿”腔,这也是全国数百个剧种中绝无仅有的。

这种有别于其它任何剧种的特殊音乐,包括伴奏的唱腔、过门、众多曲牌、锣鼓点等,整套“耍孩儿”音乐,也是这个剧种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耍孩儿”的表演特技、脸谱、化妆等,我作为普通观众,未曾深入进去,但从《扇坟》这出小戏里的灯舞和猪八戒的脸谱中,不能不惊服其神异。《扇坟》一剧,演绎的是猪八戒在取经路上偷懒睡觉,孙悟空变化成一穿孝服的美女对他戏弄,并答应他如果把死去丈夫的坟头扇干就嫁给他。剧中穿插了一段坟前的灯舞:一只脚,脚底托灯,另一只脚翩翩起舞,造型优美,素雅袭人。猪八戒的脸谱是在一张普通人的脸上,画了一些黑道子,便顿觉嘴和鼻子前凸,安上两只大耳朵,活脱脱一颗猪头。

对于“耍孩儿”的渊源,当地人一致的说法是:这种腔调是2000多年前的王昭君流传下来的。王昭君同匈奴单于和亲,虽然出于自愿,但一过雁门关,看到衰草连天,黄沙遍地,触目荒凉的山川,怀念起亲人,遥望荒原,悲从中来,不由得连声慨叹,嗨声不已。琵琶弦上弹出了一种腔调,这就是“耍孩儿”。“耍孩儿”腔为什么带着一种哭音,为什么“一字三嗨”,就是这个缘故。“耍孩儿”尽管它的具体形成年代和过程以及命名的原由,我们今天无从得知,但,它是我国古老戏曲的一个特殊品种,它那特殊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化妆、脸谱)的丰富遗产,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一方活化石,这却是千真万确无可置疑的。

耍孩儿唱腔是以主曲为骨架,嵌入“喜钹子”、“苦钹子”、“倒三板”、“半钹子”、“垛钹子”、“梅花钹子”和“串儿”等曲调,组成一整套唱腔。在表达激情方面,又巧妙地吸收了梆子戏中的“介板”和“滚白”的唱法。

传统音乐分文武场。文场有第一大板胡、反弦板胡、大笛(又称曲笛,亦称苏梅);武场有大锣、小锣、鼓、钹等。

主要代表剧目有:“狮子洞”、“白马关”、“送京娘”、“七人贤”、“三孝牌”、“金木鱼”、“打佛堂”、“对联珠”等四十多个剧目。

解放以后,大同市只有一个耍孩儿专业剧团,农村业余剧团则不计其数。

国务院批准公布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同市申报的耍孩儿和罗罗腔榜上有名

视屏/playlist/id/10536967

音乐/5244502.html

这个属于地方小戏种,你只要安装酷狗7,在音乐搜索一栏输入“耍孩”即可搜索出经典的曲目,点击下载即可,都是MP3格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