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寒战2?

整部《寒战2》一***只有三段枪战戏。与一言不合就开枪的香港电影比,这个数量是审慎而又克制的。当然,枪战戏数量上的少,并不因为成本控制,而是在这一部“政治斗争”的故事里,实在是不需要那么多的枪战。而且,这三段枪战戏,也在戏剧和场面上做足了工夫,亦能令人满意。

第一段枪战戏其实并没有枪声。这一桥段发生在地铁站之内。

刘杰辉押着李家俊,去和匪徒交换自己的老婆。

李家俊制造恐慌逃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镜头敏锐地捕捉着可疑的人物,并在纷乱中寻找到了嫌疑犯逃跑的路线和逻辑。

大量平移镜头的出现,加剧了一种紧张感和现场感。

而多机位的摄影方式,也让这一场的流畅度和连贯性达到了要求。对于曾经拍摄了《寒战》的梁乐民和陆剑青来说,执导这一场戏,只是小试牛刀而已。

第二段枪战发生在一段追车戏之后。

被拥堵在隧道里的蔡元祺一行人与跟踪而至的刘杰辉发生了正面的冲突。一场面对面的巷战,一触即发。

这一段枪战戏拍摄得冷静而又克制,剪辑细碎但并不显得凌乱。每一个参与枪战的人物的位置、武器以及走动情况都被介绍地一清二楚。

更难等可贵的是,在这里导演并没有将枪战戏拍摄得浪漫化,也没有走银河映像那种冷冰冰的写实派枪战戏风格。梁乐民和陆剑青采用了“折中”的方法来处理枪战。简单来说,他们用略微夸张的方式,用写实的手法,拍摄了这一段枪战。

出现在隧道站里的,有突击步枪、冲锋枪、手枪和散弹枪,拟音部门为每种枪配上了不同的声响,而混音部门,则为这几种枪声做出了正确的分离度。配合上凌厉的剪辑,整个的隧道戏在表现力相当出色。

在镜头语言的使用上,把全景、中景、近景进行了交叉式的剪辑,让人们在对全局有着全然的掌握后,对细微之处又有体察。

这种“准确”和“到位”的表达,贯穿了整部电影。当然,在影片后半段的废车场的火拼大戏中,准确和到位,几乎成为了导演在处理时的唯一诉求。

废车场的枪战,发生在警队和和整个匪帮之间。

废车场虽然布景不小,但是路线却并不算复杂。几乎只有一条能进入的道路。在航拍机的鸟瞰镜头下,警方进入停车场的路线非常清晰。这种清晰,给了匪徒一次“爆破”的机会。

而在第一次爆炸之后,镜头开始晃动,手持和跟拍变多,剪辑的速度开始加快,单个镜头的时长开始缩短。速度加快,所带来的观感是压迫性的。在这一个段落里,导演提供给了观众大量的讯息,让观众无暇思考。

杨祐宁饰演的何国正负伤抵抗,几个匪徒被警方各个击破……每一个细小的情节点都被穿缀了起来。

虽然在逃亡的路途上,匪帮炸掉了废车场的一个主楼,但很明显,爆炸仅仅只是为他们赢得了一点点的时间而已,并没有起到逃出生天的关键性作用。

准确和到位,再一次成为了废车场枪战戏的优点。

银幕上的画面和耳麦里的讯息,形成了完美的声画叠用的场景,解释性的画外音诉说这银幕上的一切,在紧张而激烈的镜头中,寻找到了一种解读和梳理的可能性。  “击中一个疑犯”、“疑犯死亡”的说明不绝于耳,银幕上子弹纷飞,血流成河。

这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完整地表现出了这一场枪战戏的激烈。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在这里并没有使用常见的升格镜头,而是以正常的速度拍摄了一整场戏。而且也没有配乐,那种唧唧歪歪的“浪漫主义”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血气方刚、硬桥硬马的“男人之战”。  离开废车场之后,是超市的段落。

本来,剧本中并没有超市的段落,但是在梁家辉的建议下,导演临时加上了这个段落。

隔着玻璃,杨祐宁的眼神里充满了不舍、理解、遗憾和悲愤。

玻璃外的梁家辉就这么默默地注视着他。导演在这里没有使用常见的正反打镜头,而是用一个较长的镜头来从头到尾来拍摄杨祐宁的整个表演。

他和梁家辉之间的默契,观众隔着银幕不仅能感受的出,而且还“意外被感动”——有评论称赞杨祐宁的这段诀别眼神杀,是《寒战2》里“一群政治动物中的一滴热血”。

虽然在故事层面上,《寒战2》并没有做到近乎完美,但是在镜头语汇和电影技巧的层面上,梁乐民和陆剑青那熟稔的表达、流畅的叙述,以及到位、准确的场面调度与镜头剪辑,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波德维尔谓之的“癫狂”和“过火”的香港电影来说,《寒战》与《寒战2》的审慎与克制,准确和到位,绝对是难等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