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散步。
推荐指数:四星+0.5
精致指数:四星+0.5
基本信息
类型:绘图
编剧:让-克里斯托弗·卡斯特里斯
导演:李安
主演:乔·阿尔文、克里斯汀·斯图尔特等
发布时间:2016 11月(国内)
前天,李安新作《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战事》(以下简称《中场战事》)上映,随后影视圈震惊。李安作为江湖中的老前辈,从不轻易出手,但只要他有所行动,就会举世瞩目,好评如潮。他的很多代表作如《断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都证明了这一点。
昨晚我看了《半路杀出》。当我看到男主比利一动不动地站在舞台上做小丑取悦美国大众的时候,我几乎泪流满面。电影散场的时候,我听到后面的女生感叹:“我拍的东西我都看不懂。”这部电影的口碑争议很大,尤其是在对电影商业化需求强烈的欧美国家。可以称得上影评界火中涅槃的网站Metacritic,其《半场战罢》的评分仅为53分(李安的另一部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该网站的评分为79分)。
安叔的每一部电影我都看过,都喜欢。安叔并不是一个用强剧情取悦观众的导演,所以很多人看安叔的作品就觉得很无聊,特别困!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对舒安新作的感觉是,十个感叹号的好牛。
在写舒安电影《半路杀出》的影评时,我们应该多看几遍电影,至少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因为这部片子刚刚上映,技术规格是120帧/4K/3D,所以票价很贵,只能看一遍,网上关于《中场战争》的资料也很少。那我只能凭记忆写影评了。如果中间故事有问题,可以给我留言,我们可以一起交流。
接下来详细说说电影本身~
1.《中场战争》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说到这个问题,百度百科有一堆解释,但我总觉得不太对。要理解这个故事,最好的起点是一项技术:120帧/4K/3D拍摄格式。虽然大家都不是搞技术的,可能不太懂框架,K和D,一句话:这种格式是目前世界上最高标准的拍摄格式。据说全球只有纽约、洛杉矶、北京、上海、台北五个城市的五家影院能满足这个播出要求。
安叔不是马卡龙,也不会迷恋技术。他使用这种技术,有自己的解释:
“无论如何,电影终究是人的感情,还是要为艺术、故事、人物、戏剧服务的。我从来不觉得技术在这里,艺术在另一边。”舒安的意思是,技术是为讲故事服务的。
外人理解这句话,基本感觉是废话。当然拍戏的技术是为故事服务的,不然为什么叫拍戏的技术?你错了,我的朋友。在我看来,《中场战争》这部电影一定要用这种技术拍摄,才能让观众贴近男主角比利·林恩的内心。
电影故事是给人看的,故事里的内容讲的是人的故事。比利·林恩是中场战事中的风云人物。他没有故事,只有立场。
有人说,你又可笑了。没有故事,就没有联系,故事就没有意义。什么是电影?
好吧,看来我得承认你的故事一定是有联系的,但是你得听我把这个故事“不是故事,只有立场”说出来:
比利犯了一个错误,因为他支持他的妹妹凯瑟琳,并教训了她的姐夫。参军当兵是比利唯一让所有人满意的选择(除了凯瑟琳的反对)。比利参军后,他被派往伊拉克。此时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早已倒台,伊拉克的一切都在美军的掌控之中。比利的班叫B班,B班的班长叫蘑菇。蘑菇是个有思想的人,相信因果报应。他用自己训练新兵的方法训练比利。比利和B班在伊拉克执勤,看过太多来自另一个国家的信息,比如伊拉克孩子看美国士兵的眼神:愤怒、仇恨、恐慌、贪婪、迷茫、懦弱;比如伊拉克人民对美国士兵的怀疑,他们用炮弹和生命与美军作战。
蘑菇和B类在一次与圣战者的战斗中身受重伤,差点被圣战者带走。比利见蘑菇有难,便冒着枪林弹雨驾车离去,杀死了其中一名圣战者,救下了蘑菇。但是,最后蘑菇受了重伤,死了。
蘑菇祭祀之战原本是伊拉克常见的小战役。但比利勇敢救战友的画面被随军记者的摄像机记录了下来,并传到了美国。因为比利勇敢救战友的照片,比利获得了一枚银质徽章,他和B级成为了美国英雄。美国政府为了服务于以战争为主旋律的政治,把B类的人全部召回国内,让他们在全国巡回宣传。故事一开始,比利等人只有最后一个宣传活动,也是最重要的活动:在感恩节橄榄球公开赛的中场休息时表演。橄榄球老板甚至要求电影制片人艾伯特向B班承诺,B班的每个人只要愿意参演与伊拉克战争有关的电影,就可以获得10万美元的报酬。金钱让B班的每个人都欢欣鼓舞,除了比利。
比利为什么不开心?他是不是在伊拉克杀了人,得了战争创伤后遗症?钱还是太少?电影中,两天前比利作为美国英雄回国时受到了家人的热烈欢迎,尤其是比利的母亲,她的儿子作为英雄非常自豪。在这个家庭里,除了姐姐凯瑟琳对比利深感担忧外,其他家庭成员都是骄傲多于担忧比利。
凯瑟琳因为弟弟为了自己而参军,进入伊拉克这个危险的地方,在全国巡回宣传后,强烈反对弟弟去伊拉克服役。姐姐不仅仅是口头上反对,凯瑟琳说只要比利愿意和自己合作,那么凯瑟琳有能力把比利留在家里。此时的比利面临着一个选择,是听从姐姐的建议离开战友,还是继续自己的战争机器生涯。
比利听凯瑟琳的话了吗?我不知道,但是面对10万美元的承诺,比利看起来闷闷不乐,好像比利有自己的想法。
在最后一场足球公开赛半场表演中,比利等人与大牌明星碧昂斯、如意郎君等人同台演出。作为美国的英雄,比利和B班在所有看似美好的风景背后。其实中国没人把他们当回事。
体育场的观众把他们当成动物,因为只有动物才能吃人和杀人;球场工作人员把它们当成完成工作的程序,因为程序一步一步走完,他们才能下班;舞台上的舞者骂他们骂人。别问为什么,我高兴了就骂你。作为一个美国英雄,你仍然可以在公共场合打败我。好事者说他们是战壕同性恋,没有依据,就说,你能把我怎么样?;足球队的老板把他们当成赚钱的工具。总之大家都有一种感觉,B班不叫美国英雄宣传队,而叫动物园英雄之旅,因为不算英雄。
比利不在乎这些,除了战争创伤的后遗症和妹妹退伍的干扰。他对啦啦队长彩虹(名字我忘了)一见钟情,他把彩虹加入了自己对未来的幻想中。彩虹也崇拜美国英雄比利,他们见面两小时,亲密…分钟。
感恩节足球公开赛中场表演结束后,足球队的老板诺姆打电话给比利,和现任B班班长蒂姆谈话。因为关于伊拉克战争的电影很可能会拍出来,这意味着比利等人会很有钱。我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英雄,诺姆。我不能给你10万元。5000块不做,马上走人。你不需要我拍电影什么的。
面对达蒙奸商的压迫,比利和达蒙捍卫了B级的尊严:5000不行,必须是10万!这是影片的一大亮点。这个我以后再说。谈判本身自然就崩了,因为这是B班最后一次公开,政府安排好事情后,B班所有人都要回伊拉克做世界警察。B类没有赚到65438+万美元,他的妹妹凯瑟琳也没有留住比利。最后,比利跟随部队回到伊拉克战场,故事结束。
上面的故事,我处理过了,颠倒了原来的顺序,因为电影是两条叙事线(现实、记忆)交叉的。
故事讲完后,比利的角色是什么,他在中场战争中做什么?他的竞选活动是什么?
比利一直在战斗,你却没有察觉:比利有两条重要的台词,被导演隐藏了。
1,故事结构
通过影片中的镜头语言,我们不难发现,当比利在自己的世界里幻想的时候,比利客厅的餐桌是彩色的,镜头从客厅延续到卧室,比利和彩虹在床上做爱的画面是灰色的。也就是说,在比利心中,饭后离家重返战场是他的第一选择,和彩虹在一起也是他想要的,但他自己却否定了这个选择。
在B班的一次室内面试后,比利和彩虹一见钟情,在后台亲热。导演没有拍摄他们是如何亲热的。故事的最后,导演告诉比利他还是处女,也就是说比利和彩虹只是接吻,并没有发生关系。比利遇到了那个想和她共度一生的女人,但他选择了自己的军人身份。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故事从第一幕变成了第二幕,比利的中场之战(成长,身份等等)开始了!
2.战役
在比利最后一次表演的前两天,凯瑟琳告诉比利,只要比利愿意合作,她有能力把比利留在家里,而不是听从政府的命令,重返伊拉克战场。凯瑟琳的能力是什么?她是不是和足球队老板诺姆以及心理医生达成了某种谅解:只要比利愿意合作,比如比利生病了,比如听从诺姆的建议拍低价电影,比利可能会留在中国(这一行大家可以忽略,1,诺姆借助主旋律拍电影,如果比利不去伊拉克造反,他可能就没有盈利,所以可能凯瑟琳没有和诺姆达成协议。2.游完泳很累,晚上看了这么烧脑的电影。我只看了一遍,有些情节不保证是真的。)
文章开头我说看着比利像木偶一样站在舞台上差点让我哭出来。当时舞台上有音乐,歌词大概意思是:我之所以爱你的兵,因为你是英雄,会给我眼泪和快乐。
当比利等人离开会场时,彩虹出现向比利道别。比利告诉彩虹,他其实有机会永远和彩虹在一起。彩虹不明白比利在说什么。彩虹的回答是:“你不是英雄吗?”一个言外之意就是,我想被你感染和驱使,想和你上床,我才觉得你是英雄,不然你以为你是谁?
这一幕的叙述,不仅证明了比利重返战场的选择是正确的,表明了导演的观点,也让整个故事更加完整,省去了各种叙述。电影中有很多台词:“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个士兵”“我要回去,我许下了承诺,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巧妙地表达了比利的心声。)
关于亮点,比利和诺姆跟蒂姆讨价还价的时候说:“五千不行,必须是十万!”这是一个聪明的用法。先不管这5000元是首付还是多还是少。比如有这样的机会,如果我给你10万,你会让我睡一个月再还给你吗?答案通常是否定的。如果我出一亿呢?你还答应不答应我这个条件?
所以我个人觉得导演除了讲故事之外,是不是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导演本人获得了B类战争英雄的光环,告诉观众B类只是交易,军人只是他们的职业。
至于《中场战争》,很多人说电影里有反战,有社会现实,有这个那个的亮点和想法,你可以胡说八道。作为一个善于驾驭细腻情感的导演,李安所有的心思还是在比利这个人物身上,很好的展现了这个人物,无论是反战还是其他,都只是一个外壳和它本身的光环,但前提是要把比利塑造的惟妙惟肖。
所以影片中使用了120帧/4K/3D的最高技术规格,无数次在影片中拍摄比利的脸,无数次以比利的视角出现这个世界,都是为了向观众表达比利关于这个世界的内心战斗。
电影中包含的思想
佛经中有一个经典案例:智者指月,愚者盼智者手。
那么傻子的思维是错误的?他们的视野没有智者那么远,但他们按照自己的规则生活,无论智者说什么做什么都必须是正确的。
每个人的人生可能都有无限的可能,但世界上有很多跳楼者,无论是思维、行为还是表达。有可能活下去。张幼仪18岁之前,在她的认知里,可能只是夫妻,从没想过她会出国。谁能想到她不仅出国了,还成了职业经理人?
但是电影故事里表现的东西基本是固定的。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价值观,每个时代看同一部电影的视角和思维都不一样。但是,人性是可以理解的。世界看着比利,比利也观察着世界。他必须有一个位置。等他长大了,他也一定要长大,因为他已经名不正言不顺(和蘑菇交朋友,杀人),进入了大人的世界,所以他要按照大人的规矩做事。
按照这种思路,智者指着月亮也没人在意,因为没人是傻子。他们不是看不到月亮,而是愿意接受手指就是真理。
《太阳的后裔》中,女主问大为,如果让我和祖国选一个,你选谁,大为回答是祖国。多好的主题教育!我有一个问题。船长爱祖国还是爱职业?
如果这个国家不公正地发动战争,很明显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而且会继续下去。一些军人的牺牲还有意义吗?影视剧里,大伟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但如果现实中,他是一个军阀,他的世界观必须保持,甚至用生命。
我什么都不敢做。我要维护我的世界的尊严,我也必须维护它!
足球队的老板功成名就,所以他想尽办法保护自己的世界:利益和商业地图。电影中的电影明星只是礼貌地和英雄打了个招呼,以此来维持自己在粉丝心中的平静形象/或者怕有外遇(根据镜头语言:背景中,明星和比利等B班成员打招呼,背对镜头,面向B班)。
现实生活中,人没有军阀。不管是什么样的军阀,小三为了转正,毒死了正室;办公室里甄嬛传天天上演,一个玩死一个。在平静的湖水中,其实有一股暗流。
每个人都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生活就是体验乐趣,感受对比,学习人与人(父子、邻居、战友、同事等)关系中的认知和满足。).换句话说,每个人的名利场都有一个交集,在这个交集里有一种价值观是不可违背的,那就是真理。因为这个道理对每个人的利益都没有威胁,比如正义、善良、付出。
在小众音乐节目里,大家都认同的道理是“我是歌手”,然后一个大广告来了,意思是认可也可以用。
在导演眼里,《中堂大战》里的爱国宣传队B班是一个意思吗?我们制造了自己的军阀,安排了自己的命运。如果你听话,平安无事,全世界都会阳光普照。比利最终选择了战场。这是他主动选择的。这是他的生活。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无助。
在这些奇异的世界里,比利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凭什么指责各种把美国英雄当蛋糕的人来分利益?走吧,走吧,每个人都要学会成长。
最后一个问题:比利最后赢了吗?
一部完整的电影,有目的地,有结局,看起来是标配,但我觉得好的电影就像人生,人生不止一种可能。
不要问我为什么有钱看这么贵的电影。博纳影城的会员每年生日都会赠送一部电影。我是《独家记忆》的主创,每年看一部孤独的电影...明年再看电影的时候,你身边应该已经有蘑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