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三月三习俗
布依族三月三习俗大全
布依族?三月三?是布依族最为普遍的传统节日,其节日来源与活动内容,随居住地区不同有所区别。布依族?三月三?的渊源与祭祀和感恩有关。
汉字文献有记录的布依族 ?三月三?,其宗教仪式最为庄严。布依族先民,?其俗畏鬼神,尤尚淫祀?(魏收,《魏书?僚传》卷101,《二十五史》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59页);1854年的《兴义府志》记载有布依族?三月三?民俗,即是南北盘江红水河的?城乡皆以三月初三、六月初六、九月初九祀土地神?。?每岁三月初三宰猪牛祭山,各寨分肉,男妇饮酒,食黄米饭。苗语以是日为?更将?,犹汉语?过小年?也。三、四两日,各寨不通来往,误者罚之?。然后在?清明祭墓,以纸钱挂墓上,谓之?挂青?。清朝道光贡生黄晋明描述望谟?三月三?的民俗状况是?桃李花开三月三,啸声吹暖碧云涵。女寻男去男寻女,一曲蛮歌意态憨?。清朝道光副贡生张国华也证实望谟布依族的祭祀状况,?闻道旱年群祷雨,屠牛人上后山头?,食牛毕,即雨。
布依族三月三习俗
《布依族祭歌(摩文化古歌)》中的《布依先民阿永学礼仪》是祭祀父母的发端(韦永勤,《布依工作通讯》,世界知识出版社,第187页);布依族的经典民间文学《囊荷斑》也讲到囊荷斑卖粮仓卖家来埋葬父母(著名布依族说唱歌师王妈爱田常唱到这样的内容);布依戏也有卖身葬父母的剧本。如果按照布依族的祭祀传说来推断?三月三?的渊源,该民俗就有几千年的历史。
与挂青的民俗有关
望谟县、罗甸县红水河江岸一带的`?三月三?的渊源与?上坟挂青?的民俗有关。布依人家或宗族集体到祖坟墓地挂青,杀猪宰羊,节日这天,人们到山野踏青游春,儿童们摘嫩枫叶做成圆球抛打或着装枫香树叶子衣,妇女们则摘几匹嫩枫叶插在头髻上,并顺便采集枫香树的枝桠,拿到家里插在房子四周的墙壁里。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成花糯米饭吃。青年们到山坡上吹木叶、唱山歌。如遇上称心如意的对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达旦地对歌。临别时,主人家用芭蕉叶包着花糯米饭和鸡腿肉分送孩子,作为节日的礼物。
与花米饭有关
望谟县中部的?三月三?与花米饭有关。当时的花米饭的颜色只有三种,黑颜色用来感恩父亲,黄颜色用来感恩母亲,紫红的颜色用来感恩媒人;随着人们情感的加深,花米饭变成了五色花米饭。另外一种传说是相传很久以前,一位布依人家的妇女要回娘家探望父母,但因家境贫穷,没有什么东西可带,就决定做花米饭带回去孝敬父母,结果获得大家的尊重。第三种的说法是一个女子来到情人的墓前用花米饭寄托自己的哀思,人们为这个女子的行动而感动,认识到想念情人尚且如此,每个人应该更加孝敬父母和感恩父母,于是就有?三月三?这样的民俗。
与?祭地蚕?的民俗有关
贵阳市一带的?三月三?的渊源与?祭地蚕?的民俗有关。传说古时有一庄稼汉为避免幼亩遭受虫害,他用了许多方法祭祀都不灵验。后来,他在春播时炒包谷花去喂地蚕,结果保住了幼苗。此后,这一带的布依族为了保护农作物,争取获得丰收,于每年三月初三那天,炒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蚕?,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蚕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让五谷丰登。祭毕,人们沿田边土坎边走边唱山歌,并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
与?祭祀民族英雄?有关
?三月三?的渊源与?祭祀民族英雄?有关。传说洪水滔天之时,是布依族的先祖?布杰?上天惩戒了雷公,消除了水患,种上了水稻,最后累死在天边。人们为了纪念他,选择农历三月初三在野外杀猪宰羊祭祀他,用代表吉祥的枫树搭起帐篷和歌台来歌颂他。布依族是南北盘江流域的土著民族,居住地大多是坝子,水源好,土地肥沃,据《贵州民间故事集成?安龙卷》记载,东汉末年,一外来部落意欲攻占龙广四十八(布依)寨(包括田坝村),当时驻守广西的汉将岑彭、马武率兵与布依人民一同抗击来敌,战斗中不幸牺牲,时为农历三月初三蛇场天。人们把这两位英雄埋葬在田坝村纳拿与者棉寨之间的土丘上,为他们立碑,修祠堂,并把农历三月初三后第一个蛇场天定为纪念的日子。布依族人民已把二位英雄供为寨神,每年举行一次隆重的祭祀活动,历时三天,但祭祀活动已经不是大家关注的主要内容,而到田坝?赶毛杉树?对歌才是远近闻名的,即已演变成布依族传统的音乐民俗节日了。
祭祀王囊仙、韦朝元等英雄有关
安龙县洞洒、当丈一带的?三月三?与祭祀王囊仙(又名仙姑)、韦朝元等布依族的民族英雄有关。每年的三月三,洞洒村仍然进行祭山和纪念仙姑的活动。阳春季节的洞洒千亩油菜花灿然的坝子里,仙姑田中王囊仙纪念碑越发挺拔,庄严肃穆。随行村民说,上世纪80年代时期,从初五到初八,册亨、望谟、兴义、贞丰甚至安顺、紫云等地上万名各族群众,会自发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纪念英烈,歌会三天里,举行各种悼念活动。
与古时的?上巳节?有关
历史也可以证明?三月三?与古时的?上巳节?有关,是汉族、布依族和其他民族的***同的节日,只是各民族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由于价值观的变化,有的民族还保持这个民俗,有的已经放弃了。总之,?三月三?并未消失,它从汉族地区转向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以林林总总的名目存身于世。今日的布依族?三月三?传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三月三?文化,在这里人们可以体验布依族远古的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