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韩国电影《潘多拉》
影片以一个以发展核电为支柱产业的小镇为背景。这是一个为发展而牺牲的代表性资源血汗工厂,自身的衰败与孤立带来了大城市的经济腾飞。危险能量在带来可观收益的同时,也埋下了像活火山一样不规则爆发的隐患。随着局势的恶化失控,所有市民都被迫分担这个核电小镇的命运,从而分担因追求过度发展而忽视甚至无视安全保障的惨痛代价。
2014年的沉没,向世人展示了一场突如其来、伤亡惨重的灾难对这个小国的打击有多大,这让潘多拉核泄漏后整个国家陷入混乱和社会动荡的场景可信度极高。辐射扩散的死亡阴影一步步逼近,逃命的人群洪流顿时变成了一片破败的家园,成为了人间炼狱的惊心动魄的写照。当人们呕吐、流血、浑身溃烂,即使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也无济于事,才知道无形的死亡正悄然降临大地。
与大多数韩国电影相似,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形象在影片中再次一落千丈。具体体现在核电站专用站长因“妨碍公务”被上级调走,正直的总裁尽力救灾却因各方势力复杂而无法施展手脚。这些都是清醒的个体因为在整体腐朽的体制中拒绝随波逐流而被大利益集团边缘化的典型经历。
之后,无能的核电站新负责人只想保住自己的乌纱帽,服从领导的命令,耽误了事故处理进程。但政府只是封锁媒体消息,自欺欺人地制造稳定的假象后,最终引发了更大的亡国危机。把躲过灾难的人锁在场内的维稳人员也对上层失去了信任,于是四散而去,机场候机站挤满了想马上逃跑的恐慌人群。
与此同时,需要人员牺牲来解决的核泄漏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伦理问题。作为一个成年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转移到国家层面,这套规则就行不通了。但领导决策失误的后果由基层承担。前者只能焦急地盯着实时传输的画面前,默默低头,而后者则被表彰为志愿者,在他们牺牲后深深哀悼。一群人杀了另一群人,却能毫发无伤地远离现场。令人愤慨的是,影片中没有一个政治家被撤职或追究责任,直到最后。
猜测大概很清楚,在现实中,这些官员会以“为了经济发展”“事故在所难免”为自己开脱。这张习惯性的脸足以让有正义感的人和死者家属立刻愤怒:他们不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一线工作吗?他们用别人的生命做筹码,却得到了比这些冒着生命危险的勇者更多的保障,更高的地位,更大的利益。资本与权力暗中合谋,双手沾满邪恶鲜血的现实,只剩下令人气恼,无尽的悲伤。
核电是该镇居民的直接收入来源。虽然主人公的父亲和哥哥都死于辐射,但他仍然不得不去核电站工作。影片中,他想摆脱核电站,却发现自己被牢牢地绑在了这里——斯里兰卡土生土长的亲情和爱情把他绑了起来,他最终带着对外界的向往死在了斯里兰卡。
赫克托最大的痛苦是,想跑,跑不掉。危机前,女友和母亲反对他离开核电;危机来临后,同伴被困,他无法独自逃生;在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严重程度后,他用自己孱弱的身体作为引爆器,与吞噬了自己生命和梦想的核电站同归于尽。
这种被迫的牺牲特别令人沮丧。为了家庭和同伴,我忍不住走上了被压榨致死的道路。在某种程度上,这个明知危险惊人却依然大规模发展核电并低估其后果的国家,把他和被他救下的人一起剥削,然后用深明大义之类的赞美包装在好时,以此来说服更多的人用生命为这个崩溃的国家机器做燃料,认为值得。潘多拉用这个不甘心的“英雄”告诉人们,虽然人的生命可以为了某样东西做出牺牲,但这种奉献绝对不值得提倡。
所以电影没有把宰赫塑造成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硬汉,而是把他还原成一个漂泊而脆弱的小人物,突出了他真实而纠结的性格。即使加入了自杀维修的队伍,他依然没有身为救世主的自豪感,而是无比愤怒:“我们为什么要为这个狗屁国家而死?”
然后他质问从远处看着自己队伍死去的权贵们,“为什么我要这样死去?我做错了什么?我不想就这样死去。”
最后,惨死的人在电视直播中抽泣着向家人告别,没有表现出他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只有不愿离开这个世界的委屈,只有流着泪感叹“活着真痛苦。”
至此,赫克托耳的生命被核能吞噬,在生命的尽头,他用自己的一点点血肉最后一次喂饱了这个可怕的怪物。影片中的戏剧性冲突在这一刻达到了高潮:一个平民为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牺牲,无辜者为该死的人而死的国家,不值得人们去爱。甚至历史上任何时期,需要英雄来拯救的国家都不是伟大的,而是不幸的。
只有当羊死了,我们才记得修补。嘴唇死了,才明白牙齿冷。今天,对我们生存的最大威胁终于变成了我们自己。核电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扼杀所有与之相关的人,直到所有人都慢慢窒息。它的毁灭难道不是不知足的自我毁灭的象征吗?
当发展的代价如此沉重的时候,我们还应该走自己的路吗?
寓言中,打开潘多拉魔盒释放了不幸和灾难,但希望依然存在。被铁丝网隔离的核电站成了墓地,减缓了逝者的遗像。随后充满正能量的画外音响起“不要因为害怕而闭上眼睛,不要因为害怕而堵住耳朵”,为影片画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省略号。透过屏幕,我们看到了现实重复电影内容的可能性。
从《真人恐怖》、《釜山行》到《隧道》,当韩国电影再次走在现实的前面,不再是意识形态笨拙的附庸,仅此一点就足以让我们拍手称快。作为核电密度最大的国家,居安思危并不为过。当我们被这场灾难重创时,别忘了预防下一场灾难。这是每一部优秀灾难片共有的深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