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鹿鼎记中陈近南为什么要放走施琅?

《鹿鼎记》中陈近南之所以会放走施琅,有两个原因存在。其一看重了施琅的作战能力,作为一名能征善战的将领,走到哪里都会受人重用。其二他和施琅曾经也算是同僚,彼此之间也有情谊存在。可惜陈近南的好意,郑克爽并没有领情,反倒认为陈近南在越俎代庖,最后还偷袭杀死了陈近南。

施琅作为剧中一位配角,最初在郑王爷的手下,站在了反清复明阵营当中。而后因为郑王爷杀了他全家满门,气愤之下反叛郑王爷,投降清朝做了一名将军。

施琅登岛作战时候,被陈近南制服,而后陈近南又想放走施琅,有着下面这两个原因。

一、想要施琅再次效忠郑王爷

陈近南是一位忠义之士,虽然为人豪爽、耿直,可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存在,便是有些迂腐。明知道形势不可逆,却依然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改变这个逆境。他在将施琅制服之后,还想着让施琅重新回到郑王爷手下。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陈近南,出现了苦口婆心劝说的情况。可施琅和郑家已经翻脸,而且有血海深仇,此时的施琅说什么,也不会重新回到郑家效力。

二、欣赏施琅的才华

郑家人逼走了施琅,可以说是他们最大的损失。施琅擅长水战,这对于他们来讲至关重要。陈近南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想要劝服施琅,让施琅重新为郑王爷效力。只是他忽略了郑家并不是明主,而且施琅同郑家之间,有着血仇存在。

施琅的才华,使得他不论在哪个阵营,都能够得到重用。康熙皇帝是一位明君,看到施琅的才能以后,便委以重任,而施琅也没有令皇帝失望,帮助皇帝平定了郑家。

陈近南一心想要帮扶郑家,没想到最后还是死在了郑家子孙手中。陈近南的死,便是郑家丧钟敲响之时,很庆幸施琅没有做反复的小人,否则也就不会有好的结局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