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美国电影《一条河穿过它》

今晚22: 00看了一部美国电影《一条河从中流过》。

我被影片中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生动悲伤的电影情节深深吸引。

电影是1992,美国导演罗伯特·雷德福执导的文艺剧。

《一条贯穿其中的河》改编自诺曼·麦考林的自传体小说,主线讲述了诺曼和保罗的故事。表现了以父亲为榜样的诺曼和成长了几十年,命运迥异的一对兄弟保罗。

《一条河穿过它》

节奏缓慢,摄影优雅而富有诗意,加上深情的主线和旁白,堪称文艺片的经典。

全剧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和戏剧性的冲突,在好莱坞电影中显得特别清新脱俗。在导演的散文式叙述和摄影师悠然诗意的拍摄风格下,它不再是一部简单的电影作品,而是一幅印象派油画。除了摄影师是它的灵魂,电影音乐也是它的另一个生命承载。在导演、摄影师和配乐的密切配合下,观众充分感受到了精神上的愉悦和心灵上的宁静。

影片以“光”和音乐元素装扮,自然景观优美,人物精彩,精神纯净。大江传说和对“一江贯之”情结的诠释,成为油画和抒情散文的审美超越。影片诠释了生活中亲情、爱情、友情的内涵和真谛。一条大河,承载着父子亲情和兄弟情谊,奔流不息,就像生命一样。

影片的灯光造型很有特色,为不同的时空布景、人物表情、动作、造型、意境、形象塑造以及影片主题的完善和升华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在美国蒙大拿州特里河畔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位长老会牧师拉夫伦特·麦考(汤姆·斯凯里特饰)。麦康奈尔向镇上的人宣讲后,平时喜欢读书,更喜欢在美丽的特利河中用假蝇钓鱼。麦卡洛家有两个男孩。大儿子诺曼稳重内敛,小儿子保罗坚强倔强狂野。他们从父亲那里学会了捕鱼的技巧,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191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诺曼(克莱格·谢佛饰)加入了美国林务局,而保罗(布拉德·皮特饰)成为了一名游泳池救生员。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对钓鱼的兴趣。诺曼发现弟弟逐渐按照父亲教的节奏不钓鱼了。他发明了自己的节奏,他无疑是一个钓鱼天才。

1919年秋天,诺曼去了离家千里的达蒙学院,六年了。在大学里,他发现自己其实很擅长教英国文学,他有了成为教授的想法。保罗在家乡读完大学,毕业后在当地一家报社工作。

诺曼在1926回到了他的家乡。当他再次和弟弟一起去钓鱼时,他发现自己再也追不上弟弟了。在一次舞会上,诺曼认识了美丽的杰西,他们很快坠入爱河。

而保罗却嗜赌如命,欠了很多钱,还经常因为欠债与人打架,成了警察局的常客。

诺曼收到了芝加哥大学的聘书,请他做英国文学教授。他鼓起勇气向杰西求婚。

即将离开家乡的诺曼又和父亲、保罗一起去特里河钓鱼了。诺曼告诉保罗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和他一起去芝加哥。

保罗拒绝和诺曼一起去芝加哥。他是一个钓鱼艺术家,他不想离开蒙大拿。在诺曼动身去芝加哥的前一天,保罗被他的敌人杀死了。

诺曼晚年回到蒙大拿州,在流淌着生命意义的特里河边,用颤抖的双手扔出一根钓鱼线。

1)父亲拉夫伦特·麦考密克

镇上的长老会牧师,诺曼和保罗的父亲。善良正直,信念坚定,认真。我喜欢传道后钓鱼。他爱自己的两个儿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教育和要求他们,把钓鱼的爱好和技术传授给他们,引导他们验证上帝创造的自然生命规律:只有掌握了节奏,才能重获力量和美丽。但他的爱太苛刻,让年幼的儿子害怕。

2)母亲,麦康奈尔夫人

牧师的妻子,两个兄弟的母亲。善良,善解人意,顾家。然而,保罗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给她留下了无尽的悲伤和遗憾。

3)保罗兄弟

麦康奈尔牧师的小儿子,爱冒险,固执,叛逆,是一个叛逆父亲的桀骜不驯的孩子,甚至不服从父亲在钓鱼方法上教给他的规则,但他继承了父亲的艺术气质,把钓鱼作为一生的爱好。作为一名记者,因为与印度女性的密切接触,她经常与保守的老乡发生冲突,赌博酗酒,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

4)诺曼·麦卡洛兄弟

保罗的哥哥诺曼稳重内敛,对父亲百依百顺,富有责任感,全心全意地爱着那些他可能不理解的亲人。他知道生活不是艺术,那一刻不会长久,所以他受不了弟弟那种充满“艺术家”气质的赌瘾,想带保罗去芝加哥,以为这是在帮弟弟。

5)诺曼情人杰西·伯恩斯

诺曼追求的漂亮女孩。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我有一个名人哥哥。她爱她的哥哥尼尔,但就像诺曼无法理解保罗一样,她也无法理解尼尔。她认为尼尔需要帮助,并对他拒绝接受帮助感到抱歉。

6)杰西的哥哥?尼尔·伯恩斯

杰西的哥哥,常年在好莱坞混。他是一个典型的喜欢说大话的家伙。因为他玷污了神圣的河流和捕鱼规则,诺曼和保罗很反感。

说起那条河,钓鱼成了安静午后父子间最难忘的时刻。河水滔滔不绝,仿佛在诉说生命的意义。生活就像一条大河,有时平静,有时波涛汹涌。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河流终将汇入大海,我们的生命终将归于尘土。人生的每一步都是不可预测的,我们的人生就像抛出去的钩子,有收获也有收获。我们默默地接受了这一切,然后继续扔绳子。河里的石头记录着河流的足迹和岁月,而我们用记忆记住了这些生活中的往事。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条河,只有自己知道自己的方向。当你老了,回首往事,就像河流一样曲折而精彩。

影片中的许多台词都暗示了生命之河的深刻含义。

有一条护城河,两边种着槐树。

春天,槐树全部同时开花,整个城市弥漫着淡淡的清香。

每次我站在峡谷的阴影下......

身边的一切都会渐渐淡去,成为伴随我的灵魂深处的记忆。......

还有大河下的声音。

河水缓缓流动,河水的声像在演奏四拍音乐。...

我在河边等着鱼儿上钩。

最终,这一切融合在一起。......

一条穿越时间与生命的河流。

由于大雨和涨潮,河水向四面八方泛滥。......

流淌在时间的基石里。

有些岩石有永恒的雨滴痕迹。

岩石下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条大河里的一切仍然萦绕着我。......

最后,一切都会合二为一,随湍急的河水而逝。

父亲是牧师。在欧美文化中,牧师具有很高的文化和社会地位。他有两个儿子:诺曼和保罗。父亲从小就对两个孩子进行传统教育,对钓鱼的兴趣深深地烙在了两个儿子的心里。我哥哥诺曼继承了他父亲的传统观念。他诚实又勤奋。而他的弟弟保罗更接近自然,他是自由的。

父亲对他们思想的教育和影响是一种父爱。我一直以为父亲是儿子心中的一座大山。等儿子长大了,他要做的就是让儿子爬上这座山,成为另一座山。其实父亲不就是一条河吗?跨过父亲的河,就像跨过生命的河。而我们,成了后人眼中的河!人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父亲就这么高大的站在我们面前,或为山,或为河,日夜守护着我们。

影片前半部分是我们小时候父爱的细节,要求我们认真对待生活,认真学习文化。影片后半段,父子之爱再现。当诺曼回到家乡时,他的父亲问他的未来,并试图问他是否愿意接管他的班级。当诺曼最终成为教授时,他的父亲没有失望,而是高兴。这可能就是欧美文化中人独立的原因吧。父子会尊重他们的选择。而父亲也希望儿子走自己的路。两个儿子和他们的父亲一起去钓鱼的时候,父子之间的感情被渲染到了极致。父亲坚持走他走了很多年的老路去钓鱼,而两个儿子却选择了另一条路,就是这个细节,说明父子之间的传承是如此的自然。父亲老了,儿子继承父亲的思想,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保罗去世后,他年迈的父亲试图说服教会中的每个人都去关心他们所爱的人。那一刻,我觉得父亲没有留下小儿子,是一种精神安慰。

兄弟就是比你大或者比你小欺负你或者被你欺负的人。因为血缘关系,这份兄弟情格外珍惜。现在独生子女很多,但是很多人不会意识到。有一个人分享你的父爱和母爱,有一个人会和你处处做对的事,有一个人永远记得却不流露。这个人是我的兄弟。

没有血缘的兄弟关系就是友谊,他们的结合有相同的利益,而兄弟关系忽略了这一点。虽然,现在有些兄弟因为经济原因反目成仇,但这毕竟是少数。我们希望或期待的手足之情,仅次于父爱和母爱。

诺曼和保罗曾经吵了一架。虽然他们的性格完全不同,但他们真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帮助。这种付出是无条件的,不需要回报的。两个人和谐相处,互相竞争。

电影的海报是我最喜欢的。保罗站在一块岩石上,当钓鱼线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与周围的河流、森林、岩石融为一体,这是一幅富有哲理的油画。画中的保罗是一位艺术家。当钓鱼也能算是艺术的时候,就说明了艺术对生活的重要性。人生虽然不是艺术,但也没那么长。然而,在艺术来临的这一刻,让生活感到充实和快乐就足够了!

在这部影片中,诺曼一家和杰西一家都表现出对弟弟或哥哥的爱,与这句话相呼应。

弟弟保罗在外面打野,抽烟酗酒,但在父母和哥哥诺曼眼里,他永远是最可亲可爱的家人。杰西的哥哥尼奥也是一个荒唐美丽的浪子,但他的父母和杰西对哥哥只有无尽的爱和关怀。家庭关系就是如此。无论你成功与否,在父母眼里,你永远是个孩子。他们总是对自己的孩子不抱什么期望。唯一的期望就是他们的孩子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剧中的两个主角兄弟诺曼和他的弟弟保罗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

我弟弟诺曼从小稳重听话,从来不改规矩。他的人生轨迹几乎如父亲所料,从读书到服役,再到结婚生子。是按照人类最基本的循环直到死亡,生活循规蹈矩,平平淡淡。

我的弟弟保罗从来不想成为他父亲教他的那种人。他倔强却活泼开朗,爱冒险又调皮捣蛋,从不畏惧这个世界,只求公平和自由。不想吃,隔夜就不吃一口;钓鱼时,你会创造独特的钓鱼方法;和哥哥偷偷溜去妓院,我会跳舞逗他们;晚上出去翻墙玩,会直接从二楼跳下去;兄弟俩害怕剧烈的漂移,但保罗冲在前面;无论是船坏了,还是赌场欠债,都是他一个人的责任;不顾赌场规则和世俗眼光,带印度女友进球场寻欢作乐;不理会别人的警告信,继续公布那些不为人知的坏人和事,最后死在敌人的枪口下。...

两种完全不同的性格造就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命运。

保罗的死可能是被赌场的债权人杀死的;也可能是那个在他当记者的时候给他写恐吓信的人。因为当他父亲知道保罗中枪,手骨骨折,被弃尸街头的时候,他问了诺曼一句至关重要的话,“哪只手断了?”?“右手”保罗已被枪杀,但主谋不得不打破他的右手骨。可见保罗用这只右手写了太多不能在世界上发表的东西,被人恨了很久,才导致了这么惨的死。与此同时,杀害保罗的真凶通过打断保罗右手骨头来警告世人,“不要写这些不能公之于众的东西,否则这就是你的下场。”

保罗意外去世,但他以生命为代价出版的东西,必然会对社会有所贡献。在当时那个社会环境下,有多少人能像保罗一样,不畏惧恶势力,坚守内心,做好本职工作,不因恐吓和威胁而放弃真相?正因为如此,保罗才显得尤为可贵,他的优点远大于缺点。

一个朋友开玩笑说“爱情选择保罗,婚姻选择诺曼。”

尽管保罗的结局很悲伤,但他的角色受到许多人的欢迎。他懂得浪漫,懂得亲情,懂得如何让人开心。他的优点多于缺点。例如,当他去参加一个招待会时,他受到了与他哥哥不同的待遇。他的兄弟受到了所有人的礼遇,但他却受到了所有人的欢呼。当他的印度女友被别人窥探侮辱时,他二话不说就和别人上床,为了保护女友;他和父母在一起时总是充满欢声笑语。他一离开餐桌,整个家庭的气氛就变得沉默。...

另一方面,诺曼性格沉稳冷静,但过于死板,比如现在的“直男癌”。当他被杰西的美貌俘获,主动上前搭讪时,恰好他所谈的话题与杰西的母爱相冲突。他很尴尬,但还是继续说。诺曼的性格中有懦弱的成分,暴力的漂泊是最好的体现。当除了保罗之外的所有人都害怕眼前凶猛的流水时,诺曼出于对弟弟的保护和责任感,选择了陪伴,但当他抵达污秽之地时,保罗仍有闲情雅致与兄弟们开玩笑。他已经累了,坐在岸边,强忍住震惊,勉强对弟弟笑了笑。回国后,由于保罗一直嘲笑兄弟俩的懦弱,诺曼感受到了隐藏已久的软弱。好像是哥哥发现了,他嫉妒哥哥的勇敢,又不忍哥哥的冷嘲热讽。他以为哥哥嘲讽的人其实是他的照片,于是和哥哥打了一生中唯一一次架。

不仅如此,杰西还发现了诺曼骨子里不可磨灭的懦弱。影片中有一个片段,杰西开车来到赛道,对着被吓得面目全非的诺曼微笑。这笑容里一定有对诺曼怯懦的嘲讽。他们不一样。杰西的个性和保罗相似。与诺曼相反,她本该被保罗所吸引,看不起诺曼的懦弱和拘谨,与诺曼分道扬镳。但最终她还是屈服于诺曼的芝加哥大学教授聘书所能带给她的地位,屈服于一个没有文化内涵,只想离开小城,奔向花花世界的花瓶躯体所带来的欲望。

影片安静,父亲的语言富有诗意,清澈的河水,银白色的鱼线,开阔的土地,幽静的森林,这些都让影片成为一部完美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