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电影《燕南飞》的专业分析

《荒野南飞》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卫国战争电影的空前成功。它的吸引力首先来自于剧中人物和生活描写的真实性。电影改编自剧作家维克多·罗佐夫的戏剧《不朽的人》,刻画了一个像鲍里斯一样内心纯洁的勇敢战士,却用更多的笔墨描写了性格软弱的普通女孩维罗妮卡。她在苦难中长大,懂得了人生的意义。她从个人的悲剧和痛苦中看到了国家和民族的苦难,从而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影片的主旋律是悲壮的,但结局却是光明灿烂的:维罗妮卡与前方接应士兵的人们融为一体,一起走向未来的新生活。

电影的吸引力还在于其令人眼花缭乱的表达:《雁南飞》是苏联诗歌电影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卡拉托佐夫是20世纪50年代诗歌电影的积极倡导者。他宣称“真正的电影一定是诗意的电影”,但他所理解的诗意电影的艺术精神却完全融入了流畅的散文叙事段落中。电影中的诗情画意突出地体现在摄影技巧上——这就是当时苏联电影中出现的“情感摄影”理论,即电影摄影不应该是客观的记录而应该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摄影师乌鲁舍夫斯基在《车站送行》、《鲍里斯的牺牲》等段落中创造了情感摄影的典范,《鲍里斯的牺牲》的这一段成为电影史上最著名的经典段落之一。

《雁南飞》的艺术感染力也离不开演员们的精彩表演。饰演维罗妮卡(后来饰演安娜·卡列尼娜)的塔季扬娜·萨莫伊洛娃(Tatyana Samoilova),饰演鲍里斯(后来饰演莫斯科不要相信眼泪)的阿列克谢·巴塔洛夫,饰演鲍里斯父亲的瓦西里·梅昌·库里耶夫(1954饰演卡拉托佐夫的另一部作品),这些苏联表演艺术家堪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