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梦林路是怎么来的?
郝梦龄路位于汉口中山大道与沿江大道之间,东南起沿江大道,经胜利街、长春街,西北至中山大道,全长400余米。路不长,但却不容小觑,因其成街历史可追溯到清末民初。如此推算,这条街已在武汉城市的地理版图上存在了百年,堪称百年老街。老街底蕴丰厚,风韵独具,其形成和演变与一位风云人物结缘甚厚,也因之见证了民族火柴工业图强奋进的历史性一幕。 这位风云人物就是对武汉近代实业贡献巨大的宋炜臣,其创立的汉口既济水电公司,开启了武汉公用水电业之先河。殊不知,宋炜臣在汉最初的创业舞台却位于今郝梦龄路一带。1897年,有感于武汉“洋火销流遍地匀”,为了冲破洋火垄断的樊篱,宋炜臣着手兴办燮昌火柴厂。建厂之初,厂基尚是一片荒僻低洼之地,亦无街道,宋炜臣从后湖购土填地,最终建成工厂,并辅以道路相连。 作为武汉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汉口燮昌规模宏大,产品畅销各地,历久不衰,一度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火柴厂。工厂所在街道随之命名燮昌小路,上演了武汉地名史上一段街以厂名、厂以街显的佳话。在日租界众多的日式街名中,以民族企业而得名的燮昌小路可谓独树一帜。它不仅镌刻着汉口燮昌执着的成长历程,承载着民族工业前行的历史印迹,还诉说着一代实业巨子勇于开拓的满怀豪情。 1937年抗战军兴,国民革命军第9军军长郝梦龄主动请缨杀故。他率部途经武汉,与家人诀别时留下遗书,嘱咐子女:“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等要听母亲的调教……”其拳拳报国之情、爱子之心,跃然纸上。忻口会战开始前一天,他给妻子写下最后的遗嘱:“为军人者为国家战亡,死可谓得其所矣!”言词感人肺腑。战场上,郝梦龄身先士卒,奋勇杀敌。10月16日,郝梦龄率部追击日军时,不幸中弹,壮烈殉国。10月24日,郝梦龄的灵柩运抵汉口火车站,武汉各界素车白马,4000余人恭迎忠骸。之后举行公祭,全市下半旗志哀,以国葬礼葬忠骨于卓刀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