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幽谷百合》之中人物
看完《幽谷百合》像是读完了四个人的人生一样,一生都在纠结,痛苦,嫉妒中针扎,连欢乐也是,却是极为优美,令人回味。
德·莫尔索夫人:一个被教义束缚的女子纯洁的像百合花一样优雅,为了道德,她可以牺牲掉自己的欲念,一生都在与自己灵魂相抗争,直至死神降临时,只有那么一刻表露心际,为了自己的欲望而摆脱教义,可在那一刻她,在别人眼中是不正确的,是被什么所牵掣的,那个往日高贵大方得体的她与现在是那般不同,别人眼中的她早就以天使般的形象被刻画了,后来,她自己也觉得这与往日的自己相悖甚远,她还向费利克斯祈求他的谅解,让他记得自己的崇高,而她的痛苦却恰恰来源于那颗白桃树,葡萄架,她是一个温和的母亲,是一个坚守妇道的妻子,是一个忠实的朋友,是一个把位置的坚守看的比生命重要的人,同时,她也是一个悲剧,法国时代的悲剧,因为被从小的教养所束缚,便永将自己紧锁在牢笼之中,心里的挣扎,终抵不过道德原则,可谁又说这不是一种坚守呢?她是葫芦钟堡里半掩在幽谷里洁白的百合花。
杜德莱夫人:一个敢爱敢恨,离开丈夫,抛下孩子,为了爱情可以毁掉一切的人,她比遵守道德的人要大胆,比新时代的女性要勇敢,她漂亮美丽,能力超穷,骑术精湛,要远远胜出大半卓越的英国男子,更别说女子,这样的人,不管处在什么位置,都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星,而她的内心依此为傲,天性喜欢暴露在万千灯光下,让自己成为晚宴的焦点,她天生好胜,看似对爱人言听计从,百般服从,可是,如果超越了她的掌控范围,她便要毁掉这一切的看似迷人却深藏毒素的种子,她爱她自己更甚爱别人,自私且执着着,而尽管如此,却也不枉让人同情,她的所有付出,却换不来那份真情,可在她眼里,真的需要真情吗?
德·莫尔索先生:一个一生都在抱怨中度过的人,患有精神错乱症,脾气暴躁,生性怪癖,对待妻子粗暴,对待子女尽不到应尽的责任,只会怨天尤人,有时自怨自艾,还抱怨妻子对他不够体贴,嫉妒妻子对孩子的爱甚于对他,有一件事不随他心意便暴跳如雷,行为粗犷,他生在贵族,他是领兵能人,但家境陨落,而身体多恙,却终在葫芦钟堡经营农场,而农场也要依靠足智多谋,聪明睿智的妻子德.莫尔索夫人。他有个善良的妻子,和两个孩子,虽因孩子体弱多病,但却也本应是个幸福人家,但他却身在福中不知福,让完美的家庭蒙上幽怨的雾霾。同时,他又是一个令人烦躁,怨声载道而心灵干涸的可怜老人。
费利克斯:这个主人公,他出生贵族,却遭母亲嫌弃,在不好的学校读书,曾为吃穿用度而低头问家里要钱,可没有一次好脸色,直到长大后,在一次晚宴上,遇到德.莫尔素夫人,便成就他一生的故事。一次偶然,他知道了这位夫人的所在地,便踏入了葫芦钟堡寻找这位百合花,正如作者这样描写:“我注意到在一棵白桃树下,葡萄架中间,有一个白点,那是她长裙。可能您已经知道她就是这座幽谷的百合花。为天地而生长,满谷飘溢着她美德的馨香。”诚然,他成功成为她最信赖,最亲切的无话不谈的朋友,这位百合花为费利克斯的未来做了高瞻远瞩的计划,让他平步青云,只为换的忠诚,可最终也化为泡影,而以生命的陨落诉说了自己的藏在心底深情。
娜塔莉:费利克斯生命中的第三个女子,也是最果断而坚决的女子,她摆明了自己所想要的,也分析了费利克斯所期望的,她不是德.莫尔索夫人,也不是杜德莱夫人,她很纯粹,一下子把沉浸在故事里百转千回的人拉回了现实,让费利克斯一下子变得轻飘飘的,她说的很对:“如果您想在上流社会里同女周旋,那您就得小心翼翼地隐藏起您对我说的这些情况。她们不喜欢把自己的爱情之花栽在岩石上,也不喜欢浪费自己的温情去安抚一颗受伤的心。弄得不好,所有女人都会发现您的心已经干涸,您将为此苦恼一辈子。像我这样坦率地直言相告,像我这样好心地离开您,既不怀怨恨,还向您奉献友谊,在她们当中寥寥无几,而今天这样做的,正是自称是您忠实朋友的娜塔莉·德·玛奈维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