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的社会事业
聊城市拥有博物馆9个,图书馆8个,文化事业机构188个,影剧院7个。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7个,艺术表演团体人数289人。
平调秧歌
“平调秧歌”也叫“泊渡口大秧歌”,流传在茌平县的洪屯乡泊渡口村和贾寨乡一带。“平调秧歌”起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四百余年,最初的“平调秧歌”曲目自编且动作简单不受限制。曲目主要有:《斗鹌鹑》、《麻牌子》、《紧急风》等。
东昌弦子戏
弦子戏是聊城著名的地方戏曲剧种,自清道光年间流传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
聊城雕刻葫聊城雕刻葫芦(即东昌葫芦雕刻):也称蚰子葫芦,制作者大多分布于闫寺镇、梁水镇等地,创作艺人在传统技术上勇于创新,创造了更加精湛的雕刻葫芦
茌平剪纸
茌平剪纸已被中国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收藏80多幅,另有不少作品被国外收藏家收藏。1994年,茌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剪纸艺术之乡”。
郎庄面塑
郎庄面塑产生于冠县北馆陶镇郎庄村。著名民间工艺美术专家鲍家虎曾几次到冠县考查,赞其为“民间工艺品中的一枝奇葩”。
水城美食
八批果子
聊城传统名吃,是一种油炸食品,因炸制成的果子分成八条,两端相连,为椭圆,口感酥脆
老豆腐
高唐名吃,又称豆腐脑,与南方的豆花相似。制作精细,配料独特,别具风味。其特点是:豆腐洁白明亮、嫩而不松,卤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腻;食之香气扑鼻,有肉味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呛。老豆腐用精选的上等黄豆制作。将黄豆去皮碾碎,放入经阳光照晒的储存水(净化的黄河水最好)中浸泡,待碾碎的黄豆涨足后,用石磨磨成浆。经煞沫、过包(滤渣)后,入锅熬成豆汁,退温后装入桶或缸内,点入少量石膏,封口20分钟即成豆腐,加入卤和油等配料即可食用
聊城呱嗒
聊城传统名吃,据说因制作时发出啪嗒啪嗒的声音而得名。创制于清代,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已被收入《中国名吃谱》一书。是—种煎烙的馅类小食品,尤以沙镇呱嗒最为有名。馅料有肉类馅、鸡蛋馅、肉蛋混合馅(又名“风搅雪”)等多种。在制作时,先用烫面和呆面,随季节变化按不同比例调制,卷以配好的馅料,两端捏实,轧成矩形,后放入油锅煎制而成。食之香酥,味道适口,加之有馅有面,倍受群众欢迎。在城镇闹市、乡间集日,常年有设摊者供应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49元,比2010年增长15.4%;人均生活费支出13847元,增长8.5%;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735元,增长21.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553元,增长28.5%;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6.7平方米。
2011年,聊城市征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45.58亿元,比2010年增长38.7%。聊城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7.36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16.03亿元,发放养老金14.91亿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8万人,征缴养老保险费11.4亿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2万人,养老保险费收入6.5亿元;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51.5万人,征缴基本医疗保险费9.5亿元,支付医疗保险待遇7.3亿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8.4万人,征缴失业保险费0.99亿元,发放失业保险金0.46亿元。 济聊馆高速横穿全境,是连接山东省济南,聊城和河北省邯郸的主要通道。起始于山东省济南市黄河二桥, 途经山东省茌平县、聊城、冠县, 至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
高邢高速公路高唐至临清段是山东省高速公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通山东、河北以及山西的高速公路省际大通道。
德商高速公路是济广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路纵穿山东,北起德州,南至鲁豫交界。 聊城民航机场也将于2015年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