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72小时》经历了各种生活,反映了各种生活,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今天《学区房72小时》在电影院悄悄上映,我市只有148场放映。如果你感觉不到这个数字,那么对比一下,同样是今天上映的《蜘蛛侠:英雄远征》,场景数是5153。这部电影的处境和它所传达的情感一样无奈。
故事讲述大学副教授付忠为了给女儿买学区房,不得不在72小时内卖掉房子,于是开出了200万的低价。兼职的牛阿姨急需给儿子置办婚房,两人可以说是一拍即合。但傅教授的卖家突然涨价,想拖傅教授上班的学生家长袁董事长愿意出250万买傅教授的房子。当时傅教授不知道怎么选。
其实虽然片名叫《学区房》,讲的都是家长。影片中的三位家长是不同阶层家长的代表:袁主席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家长,可以用钱帮孩子摆平一切;副教授付忠,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作为中产阶级的代表受到尊重。牛阿姨打零工为儿子攒钱娶妻,是底层劳动人民的代表。他们的地位和经济实力相差很大,但无一例外都是为了孩子四处奔波。所以电影看起来是在说学区房和教育,其实是在说:穷则继承风。
三个孩子也是三个阶段:付忠即将上小学的女儿,同年级的大学生华航,即将出嫁的牛鲍晓。六七岁,十七八岁,初三。为什么没有大一点的孩子?因为婚后即将为人父母,很快就要开始新一轮的学区房争夺战。这是一个无尽的循环。
你不禁要问,起跑线上的教授是不是为了让女儿赢而错了?愿意为女儿花大钱的袁董事长有错吗?辛辛苦苦供儿子结婚的牛阿姨有错吗?连要求婚房不写牛阿姨名字想给女儿担保的婆婆都错了?他们都很好。但是为什么,这么难?
这部电影讨论了很多现实问题,结合了很多当前的热点问题。比如整个学区,比如已婚父母买房,比如变相行贿和师生恋等等。这是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在很多情节的处理上不够成熟,有些手持相机抖动太大引起不适,但出发点和传递的思维都是好的。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没有著名演员,也没有大规模的宣发。在这种大规模聚集的时候上映是需要勇气的,还可以去电影院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