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怎么读什么意思

逐读zhú,本义即追赶。追赶有时是为了将人或动物赶走,于是又引申为驱逐。由一跑一追又可引申为竞争之义。追赶时一个在跑,一个在追,由此引申为按先后次序逐一进行。

文字源流:

甲骨文的“逐”字,其上或是“豕”,或是“犬”,或是“兔”,或是“鹿”,均为被追赶的对象,即各种动物。其下为“止”,其古字形像脚,代指“追赶的人”。

有的字形在左部加“彳”),“彳”也是表示行动的符号。甲骨文的“逐”字所描绘的是古代的一幅打猎图。商承祚《殷墟文字类编》:“此字(逐)或从豕,或从犬,或从兔,或从鹿,从止,象兽走圹(kuàng,野外)而人追之,故不限何兽。”

“逐”字反映了先民们为了生存,追捕野兽的情形。从甲骨文的“逐”字中,可以了解到先民们所措捕的对象主要是野猪、兔子、野狗及鹿等动物。“逐”字上决没有猛兽的象形字。

金文和小篆的“逐”字只保留了从“豕”的“逐”字,以“豕”代表所追捕的各种野兽,其意义仍然是追捕野兽。小篆在金文的基础上进行了整合规范,将金文的下部归并为“_”,而“豕”放在了右边。隶书)和楷书的形体将“_”写成了“辶”旁。

“逐”的本义所表示的是野兽奔跑在前,人在后拼命追赶,看上去像是人兽在竞赛一样,所以“逐”引申出“竞赛、比赛”的意思。

如《韩非子·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其中的“竞”“逐”“争”对用,皆为“竞赛”的意思。追赶必定要紧跟其后,因此有“逐一”“逐字逐句”“逐日逐月”等表示先后次第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