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这句话讲的是什么?

这句话最完整的是“一人不进庙,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树,独坐莫凭栏”,都是民间流传下来的谚语,而每一句话其实都是来自于一个警示性的故事,其实每一句也暗示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

一、一人不进庙

一人不进庙,是说一个人投宿轻易不要去庙里头去。因为在中国古代,很多寺庙不真的是寺庙,有很多贼人冒充和尚,在山林或野外盖一个庙,害人性命,谋取钱财。

另一种情况是香火旺盛的庙,难免有很多捐献的财物,而一个人进去了以后,容易被诬陷盗窃,而且有口说不出,为了避讳,一个人不要进庙。

二、二人不看井

二人不看井,如同“二人不临崖”。有两人同时赶路进京赶考,其中一人比另一人文才略优,并还带了丰厚的盘缠,另一人一路上就心中惴惴,怕同伴抢了他的头名,一直有加害之心。于是一路上寻找机会。

三、三人不抱树、独坐莫凭栏

这里的“抱”其实更确切的字应该是“抬”,也就是三个人抬一棵树的意思。两人要加害一人,于是创造机会三人同时去抬一棵大树干,这俩人劝被害之人去抬前面,二人之中一人抬后一人抬中间。三人努力咬牙抬起后,中间之人俏俏的向后颠去,和后面的人同抬一头。

而且前面之人还看不着,一段路后前面的人被压垮,内脏负伤,得了血唠,还不知是别人加害。独坐凭栏之时,最容易想到一些伤心之事,而想到这些事,会容易跳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