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高校之间有鄙视链吗?

对于本科和硕士都在211读书的我来说,看到这个问题便忍不住回答一下。211和985因为名头响,以大家都喜欢问一句:那所学校是211/985吗?高考的考生也以考上211甚至985为荣。

但是毋庸置疑,“文人相轻”的悠久传统也存在于高校的比较之间,大家都是211,谁比谁更好?那就产生了比较,有了比较便有了鄙视链,这些鄙视链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首先来看时间角度:我国211高校的批准经历了5个时间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批高校成为211,成为211早的学校,鄙视获得这个身份比较晚的学校,似乎也顺理成章了,谁叫人家比你年长呢。比如最早一批成为211的高校,如清华、北大、南大、同济大学等这些后来都成为了985,那鄙视一般的211也顺理成章了。时间角度的鄙视链还不明显,最明显的还是空间角度的,也就是地域角度。

下图是我国211高校的分布图,黄色的柱子表示211分布,可以看出,北京、上海、江苏的211大学最多,其他地方就比较少了,结合地域经济发展情况,便形成了如下的鄙视链:北上广211>东部其他地区211>中部地区211>东北地区211>西南地区211>西北地区211,这种按地域分布的其实可以说是广泛存在了。

除了这两大角度之外,还有按专业进行歧视的,比如财经类高校中,中央财经和厉害,那么他连其他一些985大学的财经类专业都敢鄙视,因为说到底还是实力强。

然而鄙视还没有结束,因为现在又有了双一流,成为创一流的211又开始鄙视没有成为双一流的211。

211之间的“鄙视链”虽然存在,但是如果作为211大学的学生应当尽力避免去比较各学校之间的优劣,不要觉得比自己好的211高不可攀,也不要觉得比自己差的211一文不值,好学校里也有差生,不是很好的学校里也有好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论在哪个学校,都让自己成为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