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的生活是一生追求美好生活的生活。

一、为什么要研究思想史?

从小老师和家长都叫我们学习。长大后,读书似乎被拉到了神坛,要想在人生中有价值就要读书的论调无处不在。但是,在阅读中,我渐渐变得有些迷茫——除了工具类的书,其他的书似乎读与不读的区别不大,甚至毫无用处。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尤其是哲学,除了可以了解一些人的想法,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环境之外,还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生活和工作?即使我对所有思想家的思想了如指掌,似乎也不能帮助我找到人生的意义。所以,所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真的存在吗?如果读书只是为了消遣,失去了实用效果,读书还有什么价值?

古往今来,哲学家们都把目光聚焦在社会问题、时代发展、人类生存状况等宏观层面。他们或研究生命的意义,或分析时代的弊病,或关注文明的冲突。这些基于社会历史大背景的主题都很重要,但作为个人,这些问题太宏观,离自己的生活太远。它们只是自己学习的方法,不能拿来当自己的。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怀疑哲学对普通个体的意义。直到《观念的现实意义是什么》这本书的推出,我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怀疑是多么的浅薄。

面对抽象的思想概念,刘清先生在本章并没有过多的学术解释,只是简单举了一个例子——我们在购物的时候经常货比三家,有一个思想逻辑——性价比最好。没有这个想法,我们的行为就没有意义。这个例子清楚地表明了思想的重要性,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坚定的理由去研究思想史。观念不是脱离社会现实的,而是社会现实所固有的。没有想法,我们根本无法真正理解现实。

研究思想史的意义在于从哲学家们的思想中寻找我们自己生活的规律,从而探索我们自己的生活意义。

二、如何学习思想史?

作为一个求知者,对思想史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面对浩如烟海的思想著作,逐一研究显然不现实。一本包含很多思想,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每一位哲学家的主要思想的书,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非常好的选择。

关于《刘清关于现代西方思想的演讲》这本书,有三件事最让我吃惊:

1.浓缩了现代生活中思想史的宏大。

无论是当代西方文论、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等教材,还是《苏菲的世界》等通俗读物,大多数作者在架构作品内容时,都以时间或体裁为线索,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思想家的思想动态和哲学演变。然而,刘清关于现代西方思想的演讲的主线是政治。他以社会政治的演变为主线,收录了19学者与现代生活相关的重要思想。线索清晰,主题突出,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反思现代生活,也有助于我们对众多思想家的思想进行梳理和辨析。

2.用通俗的语言化解深邃的思想史。

哲学本身很难理解。我记得大学的时候,在读《悲剧的诞生》和《启蒙的辩证法》的时候,我去问老师,为什么我没看懂?老师说,如果看不懂原著,可以从后人的解释入手,先理解了思路再看原著,会比较好理解。但我发现,即使是现在人们写的一些通俗作品,也避免不了学术倾向,有的甚至只是简单描述思想家的思想。至于这些想法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似乎是读者的事。《刘清关于现代西方思想的演讲》这本书充满了流言蜚语。即使是很难的思想,作者也可以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解释。不需要太多动脑就能理解,甚至非常有趣,与生活息息相关。

引用书中的一段话,“他说,哲学不应该只是少数哲学家的事,而应该是公民教育的活动。所以他后来的写作语言和第一本书不一样。他尽可能用现实中的具体事例来引出问题,然后讨论哲学,这样就可以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我想作者是赞同桑德尔的想法的,因为这本书里的语言和例子和桑德尔的想法一模一样。案例贴近生活,语言通俗易懂,哲学也不再深奥晦涩,而是有趣可爱。

3.在与时俱进中实践思想史演进。

“我不要你想,我要我想。”看到这句话,我不禁笑了。这位作者很擅长追踪热点。当我看到2020年武汉方仓医院的案例时,我有点惊讶,既惊讶于福山的方法,也惊讶于作者能够在书中嵌入与我们如此接近的事件。好像我不是在读书,而是在看他的博客。书中还有一些仍然活跃在学术届的思想家,使这本书充满了与时俱进的味道。思想史的变化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变化的伙伴。我们在成长,我们的思想在发展。

3.我们从思想史中学到了什么?

作者每次谈到一个思想家,在严格的逻辑阐述下,思想家的思想看似真理,但当他的反对者出现时,理论却漏洞百出。这些针锋相对的言论看似符合逻辑,但双方似乎都有不容忽视的逻辑漏洞。在历史的发展中,任何理论都有可能从真理变成谬误,就像理性一样。先贤说:理性是人类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然而今天,我们知道理性不是万能的,我们成熟是因为我们知道它的局限性。那么,我们应该相信什么?

如果每个思想家的思想都能启发我们,那么这么多思想家的思想汇聚在一起,就进一步说明了一个问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错,自己眼中的真理也不是绝对的真理。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我们所相信的,我们更倾向于谁的理论,我们就会选择相信相应的具体愿景。毕竟人生本来就不算什么,要相信点什么才能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最后,让我们以书中的一段话来结束:

如果说人生是一部电影,很大程度上就像王家卫导演的电影:有一个大致的大纲,在这个基础上不断修改和丰富,一定有很多即兴创作。美国哲学家真蒂莱曾经说过,“美好的生活是你一生都在追求美好生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