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参加北约或华约的自主招生考试,在笔试方面应该做什么准备,谢谢
我们先从报名说起。
初审的依据是同学们报名时提交的材料,因而报名实际上就已经进入了第一轮的选拔,大家也一定要重视自己的申请材料,尽可能的体现出自己的实力,争取获得老师们的认可。
大学保送生自主招生考试报名方式分校荐和自荐两种。也就是说,大学会给部分中学一些推荐名额,请这些中学推荐他们认为优秀的同学参加这一考试,通常大学会尊重中学的意见,在第一轮初审的时候,如果没有发现校荐同学综合素质远差于自荐同学,就给予通过。因而校荐名额还是很重要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和自己学校联系,了解学校的名额情况,尽量争取。关于分配推荐名额的依据,主要是根据这些中学近年来正常考取所报大学的人数、这些学生在校的表现、该校曾经推荐到该大学自主招生保送生同学的最终通过情况、高考考取情况和他们的在校表现等等,而且是由招办、各省招生组和自主招生保送生专家委员会的老师协商决定的。
校荐很重要,自荐一样重要。大学开通自荐报名方式主要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报名,老师们能够从更广的范围中选择,避免了很多优秀学生因为中学名额的限制而无法证明自己的问题,所以自荐对大学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而且有不少专家组的老师更倾向自荐的同学。从学生的角度看,如果自认为足够优秀,有一定的实力,就可以自荐报名。(因为并不是极力推荐所有学生报名)而且很关键的一点是,校荐和自荐只在初审时有区分,在以后的各轮选拔中均一视同仁。往年资料看,最终通过层层选拔获得保送生、自主招生资格的同学约有1/3左右属于自荐申请。
报名方式方面,不管是校荐还是自荐,都需要先在所报大学招生网填写志愿表,然后将志愿表打印,在规定期限前将报名表及所附申请材料寄送至该大学招生办。这些技术性问题大家届时仔细阅读网站以及报名表说明即可。
申请材料从形式上有两种,第一为网上填写部分,大家只要按照申请表格上要求的各项认真填写保证信息点准确无误,陈述部分简要说明清楚就可以了。需要注意的就是专业志愿及陈述,保送生同学在这里填写的志愿会作为为录取依据之一(详见 “保送生录取” 章节),自主招生同学填写的志愿仅供参考,没有特别的意义,最终志愿以高考志愿为准。这里设这一栏,只是避免两类考生单独报名的繁琐,也是想大致了解申请同学的相关想法。第二为邮寄到该大学招办的书面材料,这里面应该包括第一部分的打印版和一下一些资料:
(1) 由考生任课教师或中学领导等提供的推荐信。
(2) 申请表所列奖项、活动的证书复印件和证明材料。
各种证明材料,都必须随报名表格寄送到大学招生办。在面试后确定录取前,任何新的获奖(保送资格)都可以补寄或者传真到大学招生办。
对于参加竞赛得知获奖,但还未拿到证书的情况,可以先填上获奖内容,然后由老师或学校开具相关证明,等到拿到证书后,再在面试前寄去复印件。
对于未有明确要求的材料,如自荐信、自己发表的文章、出版的书以及参加各类比赛的成果等需要大家自主决定是否提交。申请是一个考察学生能力的机会,优秀的学生懂得如何准备材料使北大招生老师能够更加全面准确的了解自己的情况。
下面说一下初审。
笔试和面试的审核标准都更加量化和直接,相比之下,初审的标准就显得复杂得多。
上文已经提到,招办会邀请来自各院系的老师组成自主招生专家组。直接完成初审,是专家组的重要工作之一。
通常老师们会看大家申请表上的各项信息。自主招生、保送生考试考察的是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习成绩只是一个方面,否则这个考试也失去了它的意义。当然,学习成绩依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此外还包括社会工作、个人特长等等方面。总之,你反映在申请材料中的各项内容都有可能进入老师们的考虑范围,很难说其中哪一下就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也很难具体向大家介绍清楚老师们的选择标准,只能说,请大家在自己的报名表中尽量展现出一个优秀的自己。
校荐并不意味着100%通过初审。但本着对长期向各个大学输送优秀考生的中学的信任,校荐的考生大多能通过初审。
是否通过不是一位老师能决定的,如果出现不同老师给出不同意见的状况,他们就需要重新商议并协调一致。
很多同学抱怨说自荐通过初审很艰难、自荐的通过率很低,其实这只是一个相对的说法,既然敞开报名,自荐同学的数目自然相当庞大。所以如果计算初审录取比例的话自然和校荐不能相比。其他的考虑也完全没有意义。一般通过初审的人中,自荐的都能占到1/3以上;从这个角度看,自荐通过初审的可能性还是相当大的。
关于考生能否通过申请,这不取决于任何预设条件,而完全取决于申请的全体考生的整体情况和相对水平。自荐的方式,就是希望能给尽量多的同学机会,当然,这也必然造成很多同学落选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落选的同学不优秀。应该讲所有敢于申请的同学都是非常优秀的,但是名额是有限的,不能把所有优秀的同学都录取进来;从大家的角度想,也最好能理性看待这一问题,不要因为没有通过而影响自己的学习计划,耽误高三宝贵的时间。
笔试
一般招生办会在笔试前半个月内在网上公布所有报名参加的同学是否有笔试的资格。
我们在这里提供的关于笔试的介绍相对具体,均根据往年的经验总结而来,考虑到招办可能每年都会对笔试方式进行部分修改,我们并不能够确保今后的面试也会依照以下形式与内容进行。请大家留意招办给出的相关信息。
笔试的地点一般在各省省会城市,个别省份可能会有不同,大家注意看考试说明就可以了,组织考试的是该大学在该省招生组的老师,所以如果大家有什么报考相关和专业方向之类的问题都可以找机会咨询。
笔试和平常的考试在形式上没有多少差异。语文、数学、英语是文理科生都要考的内容,试卷基本一样,一般文科生加考政治历史,而理科生加考物理化学,分数每年都会有所变化,往年英语不考听力。这些也是需要大家在考前需要在招办的相关通知中留意的。
考试时间一般是12月份,一整天。上午考语文数学英语,三份试卷同时发放,在规定时间内一同交卷,一般没有提前交卷的。下午则是文科生考政史,理科生考理化,也和上午一样,两份试卷同时发放,同时交卷。上午考试时间一般会有3到3.5个小时,中午休息2到3个小时,下午考2个小时左右。由于考卷时同时发同时收,因此请大家一定主意安排好时间,可以先快速浏览一下试题,判断一下各个科目的题目难度,不要在某一个科目上耽误太久,就像大家做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的试卷一样。
文科生没有必要做理科生才要求的数学题目,对考试分数上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不要浪费时间。千万要核算自己做的题目的分数总和,防止漏题。
考试一律由各省招生组负责老师监考,老师们不会也无法回答大家关于试卷内容的问题。
准备的方法就是不要“刻意准备”。笔试题目以基础知识为起点,主要考察考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其他综合素质,绝不会拘泥于某种考题形式。北京大学的自主考试保送生考试题也一直以灵活多变著称。尤其是语文科目和政治历史科目,不但考平常准备高考时准备的基础知识,还要考自己常年积累的文史哲和政治知识并涉及时政经济文化等社会热点相关问题。
文科考生需要对基本的文史知识和政治哲学常识有所了解,不要拘泥于课本,要不断锻炼发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但是绝不能完全抛弃课本知识,而是要学会对课本中提到的知识进行扩展学习。而数学水平和高考的要求差别不大。
理科生不但要加强做题目的能力,还要不断加强表述能力,要力求考试答题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另外理科生也需要加强对语文能力的训练。对于理科方面,绝不要轻视基础,发散的思维是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建立理论逻辑的完整性。
总之,这里考察到的很多素质都由大家平时的知识积累和习惯养成十分相关,也因此,它并非短期突击就能够显现出效果的,大家不必要空出太多精力,主要还是跟着老师正常继续高考复习即可。
另外还要提示大家不要轻信社会上的一些自主招生考试辅导班等,一般大学从来没有授权任何单位组织任何形式的辅导班,而且历年来各大学自主保送考试的试题都收归大学保密办公室处理,社会上的人不可能获得全面准确地题目,而且每年的考核方式都在更改,大家参加这种辅导班的意义不是很大,反而会耽误紧张的高三复习。
笔试试卷一律由专家组各相关院系的老师组织阅卷并最终审核,保证考试判卷的科学性。分数的审核和加总以及最后的登录分数由不同的人负责,保证笔试成绩的确定能够最大限度体现大学招生工作的公正。所以请同学们完全放心。
如果对成绩有疑问,可以成绩公布后通过电话和快递的方式申请查分。
笔试选拔也只是希望能在已经很优秀的同学群体中再挑选出相对更为优秀的同学,但是考试的偶然性总是有的,而且事实证明近年高考中成绩十分优秀甚至第一名的同学都有在笔试中遭到淘汰的情况,我们了解到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安排好时间,在某个科目上过分拖延,也有一些同学是身体状态原因。我们祝愿大家能够在笔试前通过对这些考试的了解和心理的调整尽量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另外,从另一个角度看,那些同学能够在遭遇失败之后依然对自己抱有绝对的信心,最终在高考中表现优异,也说明他们很快摆正了观念,没有受到过多的影响,或是通过这次考试吸取了一些经验和教训。自主保送选拔只是高考之外的另一个机会,不要认为没能通过就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既然没有这个机会了,就应该尽快忘掉它,投入到高考复习中去;你们还可以通过高考证明自己,圆你的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