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红院”的来历
大观园中的怡红院,“一边种着数本芭蕉;那一边是一颗西府海棠,”,“此处蕉棠两植,其意暗蓄‘红’‘绿’二字在内。”最初贾宝玉将此处题为“红香绿玉”,元春改题为“怡红快绿”,赐院名为“怡红院”。人们不仅要问:为何贾宝玉的院中单单只有“蕉棠两植”的布局?为何经过题匾、试诗、改名的曲折之后只余“怡红”一义?我的解答是:“蕉棠两植”是用“湘妃姐妹二人同事虞舜”的典故,暗示在贾宝玉的爱情史上将是“两两出婵娟”的格局,这两人就是姓名和字号中带“湘”字的史湘云和“潇湘妃子”林黛玉;经一番波折后只余“怡红”之义,暗示林黛玉不幸早亡,“玉碎而红遗”,最后陪伴贾宝玉并与之偕老的是史湘云,这也是“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真正含义。因此曹雪芹笔下的黛、湘之于宝玉就如同湘妃姐妹二人之于虞舜,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曹雪芹塑造的林黛玉和史湘云两个艺术形象暗含“娥皇”“女英”二妃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