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希姆莱是如何背叛第三帝国的?

4月16日,苏联红军突破了奥得河防线和劳齐茨防线,向柏林进军。希姆明白德军是无论如何也顶不住了,对帝国命运有清醒认识的希姆莱,开始考虑保证自己及家人的逃命方法,或者是保住他们此时的权势与地位。

异想天开的希姆莱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促成和平、领导摆脱希特勒的战后德国的合适人选。希姆莱作出了一项惊人的决定,他决定向他毕生崇拜的偶像和主子、第三帝国的神话希特勒告别。

希姆莱决定由布达佩斯拯救犹太人委员会经过美国联合分配委员会接头直接通往华盛顿白宫,并争取德国和西方盟国之间的单独请和。

党卫队全国领袖急不可待地催促同自己接触的的犹太人尽快敞开通向西方的大门。

希姆莱派驻布达佩斯的全权代表、党卫队一级突击大队长贝歇尔向他的谈判对手反复强调:问题不在于挽救几十万犹太人的生命,而在于在瑞士同西方进行谈判的可能性。这才是一件具有国际意义和历史意义的事情。

1944年8月21日,在瑞士边境的圣玛加勒滕,贝歇尔同美国联合分配委员会代表、瑞士银行家扎利·迈尔进行第一轮会谈。

迈尔坚持只有在希姆莱公开宣布停止屠杀犹太人,并给“示范列车”的全部乘客放行之后,才好继续谈下去。

贝歇尔把迈尔的声明夸大其辞地向犹豫而又恐惧的希姆莱进行了汇报。

9月底,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派教友会领袖罗斯韦尔·麦克莱伦作为他的私人代表到瑞士,参加美国联合分配委员会的谈判。

这正是希姆莱盼望了几个月的消息。

希姆莱立即作出反应,9月30日,他让人通知布达佩斯拯救犹太人委员会,他已批准从即日起停止在奥斯威辛的“行动”。

10月中,希姆莱又作出决定,同意将“示范列车”残存的犹太人送往瑞士。

美国人很快就领会了希姆莱的盛情。

麦克莱伦同贝歇尔进行了会谈,美国驻伯尔尼公使馆赶紧请求瑞士当局立即给希姆莱的代表团办理入境护照签证。

1944年11月5日,教友会会员和党卫队队员在苏黎世博化维尔的萨瓦饭店会晤。

希姆莱高兴地看到他的努力有了结果,他认为这是他目前为止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

希姆莱把最后解决执行人艾希曼从匈牙利召了回去。

12月,布达佩斯“示范列车”的残余犹太人到达瑞士,可是进一步的谈判由于犹太人组织不愿以金钱和货物来酬答希姆莱的姿态而搁浅。

尽管如此,瑞士的谈判却给另一位党卫队重要人物以启示,因为此人长期以来就试图动员希姆莱反对阿道夫·希特勒。

这就是瓦尔特·施伦堡。

从1943年以来,施伦堡一直在竭力争取希姆莱支持一项大胆的行动以结束战争,并使党卫队幸存下来进入一个没有希特勒的战后时代。

施伦堡和希姆莱有着同样的妄想:犹太人可以引导党卫队进入盟国阵营,因此施伦堡十分热心地四处寻找熟识的国外重要犹太人士。

施伦堡跟在蒙特勒的美国犹太法学家协会在瑞士的代表——施特恩布赫兄弟进行了接触。

施伦堡向他们提出,他可以帮助拯救犹太人。

施特恩布赫兄弟与瑞士联邦老总统让—马里·米西博士有联系。这样在1944年10月初,米西表示愿意去德国同希姆莱商谈犹太人的命运。

希姆莱开始有些犹豫,但很快他就表示准备逐步释放德国在押犹太人,并让他们离境去瑞士。

施伦堡在回忆录中说到,希姆莱当时曾当着他的面口授打印一项指示,命令卡尔登布鲁纳保护集中营的犹太人生命安全。贝歇尔在纽伦堡审判中,回忆了他所记住的这项命令的内容:

即日起,我禁止消灭任何犹太人,命令对体弱和患病的人给予护理。

希姆莱跨出了远离纳粹上帝的重大一步。

随着纳粹帝国的迅速崩溃,希姆莱也加紧了与西方盟国的请和的过程,在1945年4月20日希特勒54岁生日之后,希姆莱异想天开地自命为希特勒的接班人而与西方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