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是什么意思
邻里,汉语词汇 拼音:lín lǐ 释义:指邻居;家庭居所。
邻里概念的来源有二。
一是”井田制“。井田制是一种人事土地等的管理模式,随时代而变迁,起始于夏代,没落于春秋晚期。
《谷梁传·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 。《孟子·滕文公上》:”方里而井,井九百亩“。
汉·韩婴《韩诗外传》解释为,”古者八家而井田。方里为一井,广三百步,长三百步,为一里” ,这八家住在中间设有水井的公田里,也称市井,八家相互为邻,住在同一方里之中,故称邻里。
《周礼·地官·小司徒 》 :“ 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以任地事而令贡赋,凡税敛之事” 。
而《晋书·志·第四章》叙述为,”昔在帝尧,叶和万邦,制八家为邻,三邻为朋,三朋为里,五里为邑,十邑为都,十都为师,州十有二师焉。“
二是《周礼·地官司徒·遂人/士均》记载:“遂人掌邦之野。以土地之图经田野,造县鄙,形体之法。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 。
1. [neighborhood]∶邻居;家庭居所。
邻里之间。
2. [neighbor;people of the neighborhood]∶邻居或同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