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的全文是什么?

人间最美的四月天,这首诗全文如下:

你是人间四月天,是对爱的赞美。

我说你是这个世界的四月天

你的笑声照亮了四周的风

你的灵魂在春天的光辉中翩翩起舞

你是四月初一天的云

黄昏呼吸着柔和的风

星星闪烁着无意识的光芒

毛毛雨把花儿洒得欢快

那是轻的,那是优雅的,你是,

你戴着鲜花的皇冠,

以你天真而严肃的方式

你是夜夜的圆月

当雪融化时,你看起来像一只黄色的小鹅

你像新芽一样嫩

多么微妙啊,万岁

水在你的梦里随着白莲漂浮。

你是一树又一树盛开的花朵

梁上的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

你是爱、温暖和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作品注释

⑴风采(pρngtíng):女性的容貌和体态都是迷人的。

⑵仙颜(yán):容光焕发。

⑶guān miɣn:古代的王冠或官帽,意为第一,体面和辉煌。

(4)呢喃(ní nán):形容燕子声音的拟声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发表在文雪,第1卷,第1期,4月,1934。关于这首诗,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悼念徐志摩,一种是为儿子的诞生而写,以表达对儿子的希望和他的诞生所带来的喜悦。

梁从杰先生在《人间突然四月天》中说:“我父亲曾告诉我,《人间你是四月天》是我母亲在我出生后的欢乐中为我做的,但我母亲自己从来没有告诉过我这件事。”梁先生对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是很客观的。所以,这首诗一方面是情诗,写给已经在天堂的徐志摩的。另一方面,林是一个对孩子有着强烈母爱的母亲,完全有可能为孩子写出这样一首生动活泼的诗。

作品欣赏

《你是人间四月天》前四节的句子结构基本相同,形成一个复杂的堆栈,形成一个对称的乐章。心中的爱情对比四月天的丰富画面,节奏明快。画面用一个句型连接起来,情绪就像水面上的涟漪。作品不仅优美而且易于吟诵,令人动容。诗的第五节/你是爱,是温暖,是希望,/。“这是一个收尾的动作,把你和抽象的爱、温暖、希望相提并论。赞极了,美极了。”你是人间四月天”与诗的开篇相呼应,重复中有变化,诗是回旋流动的,没有丝毫的停滞感。

作为诗歌最正式的表达方式,这首诗的节奏、韵律、用词都处于一种中性的状态,没有红、紫、纯黑、纯白的艳俗和犀利,声音上也有温柔和静雅,甚至走向妩媚和慵懒;十一个字“有”,既突出了主题,又起到了“韵”的作用。在诗歌操作过程中,“有”字的每一次出现,都像是乐队演奏中的一个节点,以“频”的形式凸显“我”的指向。这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深度结合,是一个没有被人们研究和认识的微妙之处。其实夸四月都是夸“你”。全诗只有一个破折号,写着:“你是爱,是温暖,是希望”。什么样的希望?联系林的知识背景,我们会更加清楚地看到,这首诗华丽的画面背后,理性的表达有节制,文笔优雅,充分体现了英国古典诗歌的高贵气息。

作品的语言艺术

《你是人间四月天》这首诗的语言有很强的画面感。不同于今天的诗歌注重思想的表达,它仍然保留了古典诗歌意象类似情感的特点。也就是说,这首诗在诗意的意象、观念和语言之间,追求的是一种统一感,并不是观念高于画面、意象、声音,而是重在讲述,读者在背诵的过程中参与创作,* * *等同于“呈现”意义。在这里,没有抽象的思想。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象征意义,以温馨的组合展现了一种温馨可爱的心情。

这首诗中,直接表现颜色的词是“仙岩、鹅黄、青莲、白莲”。当我们对这些颜色进行光谱分析时,会发现它们在人类视觉上的印象都是明亮的,这与人们温暖的心理感受有关,给人带来稳定甚至慵懒的感觉。根据心理学分析,是一种温暖的美感。而且作者在描写这些美感的时候,还用了跳跃的笔法,也就是说色彩是在变化和动作中表现出来的,这一点从间接表现色彩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出来。这样的词有“灯光、明春、云烟、黄昏、星星无心闪、夜夜月圆、水光浮动”。在这些话中,我们会发现它不是一个静态的描述。从人类接受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彩色灯光恰恰抓住了人类注意力的一些特点:把看似不注意的动态景观写下来,当你提神醒脑时,你会豁然开朗。这是审美中的顿悟。而且,在这两组人物中,是有继承关系的。第一组的纯色只有在第二组的组合下才更鲜艳。试看这几个字:“照明”突出了“点”的动作,“春光灿烂”表现了“春”的绚烂妖娆,“云烟”直接描述了状态,若隐若现,无边无际,“黄昏”因为后面是“风的柔”和“星星在不经意间闪烁”的意象,延续了“黄昏”,突出了“闪烁”的动感,给我们以灵动的审美体验。《夜夜月圆》和《水光浮动》中的“暗”与“柔”更是烘托出醉人的温暖感觉。所以,在这样的文本细读中,我们会发现,当简单的词语在某种一致的情感脉动中组合时,那些词语就会突破其单一的意义,获得整体的美感。

画面和声音交织在一起。鹅黄和白莲之间,有那春天不可或缺的人在笑,风在舞,雨滴在落,花在开,流水随着阳光浮动,树在开,燕子也在飞。在白色温暖的画面上,这些声音嘈杂却不凌乱,活泼却不凌乱,这一定和抒情主人公的心情有关。所以通过这些表达声音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全诗完整的情感流动。那是一种欢快的声音,类似于溪流般的流动景象,春天正在绽放,但冰雪还没有完全融化。溪水在雪下流淌,阳光照耀的地方,漏流的溪水凉凉的,在冷暖的交界处,跳动着这几个字:“欢笑,跳舞,吹着柔风,星星。”细雨落在花前,雪融后,水浮上来,花儿从一棵树开到了另一棵树,燕子在梁间呢喃。这里的每组词都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画面,二是画面的流程。笑是一种需要有人来形成的形式。我们可以把抒情主人公想象成一个白衣少女,那声音可以“点亮”周围的“风”,“轻灵”“舞动变化”就是春天的容颜。在这组文字中,对人的怀念导致了声音,在声音的帮助下,导致了春天。舞蹈的变化是写场景,构成了一个热闹的开头。然后一个场景被改变了。那其实是一个黄昏,但不是寒冷的黄昏,而是温暖而微醺的黄昏。这里写着“风吹”、“星闪”、“雨洒”等字样。这些动态的文字激起了读者对形象的认同,是一种潮湿的感觉,是一种早春的感觉。从美学的角度来看,这首诗是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转折点。

下面两节转向对春天和人的双重赞美,这其实也是诗的主题,即赞美心目中的“你”,把“你”的欢乐和春天的“轻盈婉约”结合起来;鹅黄、鲜嫩、含苞待放的绿揉搓在一起,那个春天的特点就是“你”的出现,所以“你”被誉为“清新、天真、庄重、温柔、快乐”,这里出现了两个最关键的意象:“你是每晚的满月”和“你梦中的白莲。”说实话,这两个形象和《鹅黄》是冲突的,风格上是庄重而温暖的。在以往的诗歌批评中,没有人注意到这种差异。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这两个图像是在期待之后呈现的。如果进行弗洛伊德心理分析,我们会发现徐志摩、梁思成、金和林之间复杂的情感关系是一波三折的。所以诗歌的第三、第四节中的隐音,远比第一、第二节中的隐音更隐秘,更难猜。

第五段的声音非常清晰明了。“你是树的花朵,是燕子/在梁间低语,——你是爱、温暖/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会注意到,在这一节中,不同的意象是统一的,比如“树之花”、“你”、“四月天”。它们统一在“爱”、“温暖”、“希望”三个字里,出现了“颜”的形象。如果我们把它比作“乡愁”——由于”梁间窃窃私语”就是“诗眼”,声音的秘密就藏在这句话里。诗歌将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将中国诗歌传统中的音乐感、绘画感与英国古典尚莱诗中对节奏感的追求完美结合。是一部可以不断背诵,不断增长新思想的佳作。

著名评论

金评价说:“一个诗意的瀑布就像人间的四月天。”

作品的影响力

从《你是人间四月天》可以看出林对新诗诗体发展的贡献。作为建筑师,林将建筑艺术与诗歌创作相结合,其诗歌充分体现了建筑美的艺术特征。诗歌中女性的细腻和驾驭语言的高超技巧,使林在诗歌语言形式上独树一帜。诗歌中的建筑美是其诗歌形式的重要表现,这是传统格律诗所不具备的。正如梁从杰先生所说,“在中国白话诗的园地里,我们走了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像《你是人间四月天》这样的诗句,充分体现了传统格律诗在句式和用韵、字数和句式上的继承和发展。这既受新月诗派的影响,又有所超越,形式多样而不失统一和谐。以《你是人间四月天》为代表,诗人的建筑美、音乐美、绘画美等美学思想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对中国新诗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即使到了80年代以后,出现了楼梯式、对称式、格局式等一些注重建筑美的诗化风格,但这种建筑美的诗化线条仍然达到了后世无法超越的高度。

作者简介

林(1904-1955),原名,福建闽侯人,建筑师、文学家、新月派诗人。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师,也被胡适誉为中国才女。1904出生于福建闽侯的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是个新人物。1916进入北京培华女子高中,1920年4月至9月随父亲林长民游历欧洲伦敦、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地。同年,她进入伦敦圣玛丽女子学校,认识了正在伦敦经济学院学习的徐志摩。1921回国就读培华女子中学。1923参加了新月社的活动。65438-0924年留学美国,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选修建筑课程。65438至0927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同年进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在G.P .帕克教授的工作室学习舞台美术设计。1928年3月在加拿大渥太华与梁思成结婚。婚后赴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1955年4月的早晨,他在与病魔进行了15年的顽强斗争后,与世长辞,享年51岁。

林一生创作了许多作品,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翻译和书信,都是优秀的作品,其中有《你是人间四月天》和《九十九度》。出版的诗集有《林诗集》(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