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公拒镜文言文答案

1. 文言文吕公拒镜的翻译

吕公拒镜

原文

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于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注释

1、吕文穆公:吕蒙正,宋太宗时任宰相,文穆是他死后的说号。

2、李卫公:唐初功臣李靖,曾封为卫国公。

译文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宋太宗赵光义特别知遇关照。朝中的官吏,家里藏有古镜,他说能照二百里,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送给他以博取好感。他弟弟找个机会装作闲谈提到这件事。吕蒙正笑道:“我的面子不过碟子那么大,怎么用得着照二百里地的镜子叫呢?”他弟弟听后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听说这件事的人都叹服,拿他比作唐朝宰相李德裕(李德裕曾罢冗官二千余员,以为人严峻拒绝请托著称)。像吕蒙正这样没有特别嗜好而又不为物欲所累的人,古代贤者也不易作到。

2. 《吕蒙正拒镜》 翻译

吕文穆公①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

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于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

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②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注:①吕文穆公:吕蒙正,宋太宗时任宰相,文穆是他死后的说号。②李卫公:唐初功臣李靖,曾封为卫国公。

1."其弟伺间从容言之"中"伺间"的意思. 2."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中"寡好"的意思. 3.从吕蒙正拒收宝镜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品质? 4.吕蒙正拒贿语言不多,却极有特色,请简要评点他拒贿时的语言特点. 5.欧阳修是如何评价吕蒙正拒贿这件事的?译文: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宋太宗赵光义特别知遇关照。朝中的官吏,家里藏有古镜,他说能照二百里,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送给他以博取好感。

他弟弟找个机会装作闲谈提到这件事。吕蒙正笑道:“我的面子不过碟子那么大,怎么用得着照二百里地的镜子叫呢?”他弟弟听后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听说这件事的人都叹服,拿他比作唐朝宰相李德裕(李德裕曾罢冗官二千余员,以为人严峻拒绝请托著称)。像吕蒙正这样没有特别嗜好而又不为物欲所累的人,古代贤者也不易作到。

3. 文言文拒贿答案

1、吕蒙正说:“我的脸不过像碟子那么大,哪里用得着照二百里的古镜?”

2、没有什么嗜好,不为外物所累。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宋太宗赵光义特别知遇关照。朝中的官吏,家里藏有古镜,他说能照二百里,想通过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送给他得到重用。他弟弟找个机会装作闲谈提到这件事。吕蒙正笑道:“我的面子不过碟子那么大,怎么用得着照二百里地的镜子照呢?”他弟弟听后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听说这件事的人都叹服,拿他比作唐朝贤臣李靖(李靖:曾封为卫国公)。像吕蒙正这样没有特别嗜好而又不为物欲所累的人,古代贤者也不易做到。

1."其弟伺间从容言之"中"伺间"的意思. 2."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中"寡好"的意思. 3.从吕蒙正拒收宝镜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品质? 4.吕蒙正拒贿语言不多,却极有特色,请简要评点他拒贿时的语言特点. 5.欧阳修是如何评价吕蒙正拒贿这件事的?

答: 1.等到有空儿 2. 欲望不多 3. 奉公廉洁 4. 诙谐,击其一点 5. 以为贤于李卫公(唐代贤臣李靖)远矣 说他比李靖强多了.

1.选出与"其弟伺间从容言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C ) A、昔贤之所难也 B、怅恨久之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寡助之至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C ) A、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B、闻者叹服 C、牺牲玉帛 D、庶竭驽钝

3.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译: 他的弟弟找了个机会不慌不忙地说了这件事。

4.在作者看来,倡廉拒贿应该做到哪两点? 答(1) 寡好 (2) 不为物累

启示

吕蒙正为官不接受馈赠,不为古镜这一值钱的物件而心动,在他心中只存国家、百姓、事业,从无当官为钱财的念头,他淡泊名利,不为物累;他甘于清贫,不图享受。

以上是部分主要类型的题目的答案 如果有其他类型的 烦请楼主回复一下 我再帮你答一下

4. 裴光德拒私文言文答案

裴光德拒私

原文

裴光德垍在中书,有故人,官亦不卑,自远相访。裴公给恤优厚,从容款洽,在其第无所不为。乘间④求京府判司。裴公曰:“公诚佳士,但此官与公不相当。 不敢以故人之私,而隳朝廷纲纪。他日有瞎眼宰相怜公者,不妨却得,某必不可。”(选自唐赵璘《因话录》)

注释

1、中书:指中书省,唐朝最高行政总署之一,其长官为宰相。

2、给恤:供给。

3、款洽:亲密、亲切。

4、乘间:乘机。

5、判司:州郡各部参军的总称,是州郡长官的下属助手。

6、以:用。

7、隳(huī):败坏。

8、不妨却得:也许可能还会得到。

9、某:我。

翻译

裴光德在中书省(指宰相府)任职时,有个官职不小的老朋友从远方来拜访他。裴公招待他相当优厚,举止行动相当亲切。朋友在他的府邸内毫无拘束之感。乘机请求他在京城官府谋个判司做做。裴光德对他说:“您确实是个有能力的读书人,但是这官给您做不合适。我不敢因为老朋友的私情而败坏了朝廷的制度。要是往后有瞎了眼的宰相同情你,可能会获得这个官职。至于我,万万不会这样做。”

5. 陈章侯拒画文言文答案

原文:陈章侯性诞僻 ① ,好游于酒.人所致金钱随手尽.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 ② .凡贫士藉 ③ 其生,数十百家.若豪贵有势力者索 ④ 之,虽千金不为搦 ⑤ 笔也.有一龌龊 ⑥ 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舟既发,乃出绢强 ⑦ 之画.章侯头裸体 ⑧ ,谩骂不绝.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显者怫然 ⑨ ,乃自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选自清·周亮工《读画录》)

注①诞僻:怪僻.②周其乏:周济他们的贫困.③藉:依靠.④索:求.⑤搦(nuò)握.⑥龌龊:肮脏,引申为品行卑劣.⑦强:强迫.⑧头裸体:摘掉帽子,脱掉衣服.⑨怫然:生气的样子.

译文 : 陈章侯性格怪僻,喜欢游玩喝酒.别人送给他的金钱随手便花光了.尤其喜欢为贫穷不得志的人作画,以周济他们的贫困.依靠他而生活的贫寒士人,一***有几十以至几百家之多.如果豪绅贵族等有势力的人向他要画,即使送他千金他也是不会提笔的.有一个人品卑劣的显达者,引诱他进入船内,正在让他鉴赏宋元人的笔墨.船开了以后,就拿出画绢强迫他作画.章侯摘掉帽子,脱掉衣服,大骂不止.那个显达者不听从他的.于是章侯自己从船上跳落入水.显达者非常生气,于是甩袖而去了.后来托了别人代为求画,章侯最终还是没有用一下笔墨.

陈章侯的精神:蔑视权贵,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

1、⑴①喜欢②即使③断,止④离开

⑵B

2、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

3、⑴那个显达的人不听从他的,于是(陈章侯)自己从船上跳落沉入水中.

⑵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意对即可)

4、章侯头裸体,谩骂不绝.(或者“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6. 镜喻阅读答案 文言文

镜喻

[清]钱大昕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仕其为明也?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假于镜而见焉。镜之贵,不知目;镜不求于目,而目转求于镜。染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镜何负于目哉?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已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已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选自《潜研堂文集》)

1.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然世未尝以镜之助目,而咎目之失明。

译文:

2.本文告诉我们做人的什么道理?(3分)

答:

参考答案:

1. (3分) 然而世人不曾用镜子来帮助眼睛,只是(而)责怪眼睛不明亮。

(评分说明:“未尝”、“咎”作为赋分点,必须译对,每个1分,***2分)

2. ( 2分) 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以人为镜,才能正确认识自己,保持清醒头脑。

(评分说明:“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以人为镜。”2分,“正确认识自己”1分)

参考译文:

人的脸部五官中没有比眼睛更明亮的。但是脸上有黑点,眼睛却看不到,为何认为它是最明亮的呢?眼睛能看到(其他的)东西,却不能看见自己的脸,要借助于镜子来才能看见。镜子的珍贵程度,不及眼睛,但镜子不用求助眼睛,而眼睛反而要求助于镜子,然而世人不曾用镜子来帮助眼睛,只是责怪眼睛不明亮。镜子有什么对不起眼睛的地方呢?有一位客人,只相信眼睛而讨厌镜子,说:“这(镜子)太累我了,我自有眼睛,为何用镜子泥!”时间一长,看到世人所***认的美人,很少放在心上,不知道自己脸上有黑点,泰然自若地说:“(她们)都不及我美丽。”旁边的人偷偷地笑他,他客人却始终没有感觉到,真是可悲啊!

7. 七年级文言文满分阅读93

93《吕蒙正不受镜》1。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中"伺间"的意思。 2。

"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中"寡好"的意思。 3。

从吕蒙正拒收宝镜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品质? 4。吕蒙正拒贿语言不多,却极有特色,请简要评点他拒贿时的语言特点。

5。欧阳修是如何评价吕蒙正拒贿这件事的? 答: 1。

等到有空儿 2。欲望不多 3。

奉公廉洁 4。诙谐,击其一点 5。

以为贤于李卫公(唐代贤臣李靖)远矣 说他比李靖强多了。 1。

选出与"其弟伺间从容言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C ) A、昔贤之所难也 B、怅恨久之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寡助之至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C ) A、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B、闻者叹服 C、牺牲玉帛 D、庶竭驽钝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译:他的弟弟找了个机会不慌不忙地说了这件事。

4。在作者看来,倡廉拒贿应该做到哪两点? 答(1) 寡好 (2) 不为物累。

94《吕蒙正不计人过》主题 在日常生活中,对别人应有宽宏大度,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对“不计人过”的看法:像这样心胸宽广的人是一个可塑之才,不会因为于别人斤斤计较而得罪别人,使人厌恶。

启示 本篇赞扬了吕蒙正不记人过的品格。 并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对别人应有宽宏大度,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

95《东坡食汤饼》(1)恶不可(食) (吃) (2)徐(谓)黄门曰 (告诉、对……说) 3)秦少游(闻)之 (听说、听见) 20.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A )(3分>例句:道旁有鬻汤饼者,***买食之A.录毕,走送之 B.缘溪行,忘路之远近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辍耕之垄上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

黄门公(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而(这时)苏东坡已经吃完了(面条)。22.从苏东坡的言行中.你可以看出他是个(豁达(乐观、洒脱))的人。

8. 文言文阅读

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家藏古镜,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

(注释:①吕文穆公:吕蒙正,宋太宗时任宰相。文穆是他的谥号。②孝卫公:唐初功臣李靖,曾封为卫国公。)

1.选出与“其弟伺间从容言之”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昔贤之所难也B、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C、其子患之,告其父曰D、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其弟伺间从容言之B、闻者叹服

C、魏王雅望非常 D、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其弟伺间从容言之。

(2)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4.在作者看来,倡廉拒贿应该做到哪两点?

参考答案

1.C

2.C

3.(1)他的弟弟等待到机会后就神态自若地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2)喜欢一样东西却不被这件东西所牵累的人大概是很少的,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啊!

4.(1)严以律己,秉公处事;(2)胸怀坦荡,不为物累。

附加注释

1. 吕文穆公:吕蒙正,字圣功。曾三次登上相位,谥号“文穆”。

2.以:凭借。

3.眷遇:赏识 ,眷:器重宠信。

4.遇:礼遇。

5.鉴:镜子。

6.因:凭借、依靠。

7.知: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

8.伺间:等待空闲。

9.从容:不慌不忙。

10.于:介词,比。

11.盖:发语词,表示将发议论。

12.好:嗜好。

13.之:主谓间。

14.安:哪里,怎么。

15.以为:认为。

16.李卫公:唐初功臣李靖,曾封为卫国公。

17.逸事:前代或前人流传下来的不记于正史中的事迹 。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18.尤:尤其,特别。

19.累:牵累;连累。

参考译文 吕蒙正做了宰相后以宽厚待人,宋太宗尤其赏识。有一位朝庭中的官员,家里藏有(一面)古镜,自己说这面镜能照二百里。 (朝士)想凭借吕蒙正的弟弟(把古镜)献给吕蒙正来求得(他的)赏识。吕蒙正的弟弟等到他有空闲的时候不慌不忙地告诉他,吕蒙正笑着说:“我的脸不过碟子般大小,怎么用得着能照二百里的(镜子)?"他的弟弟于是不敢再说这事了。听到这话的人都赞叹佩服吕蒙正,认为他比李卫公更贤德。大概他的嗜好很少并且能够不被外物牵累,(这)是过去的贤人也很难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