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是什么乐器
月琴是中国的一种乐器,起源于阮。早在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40-87年),这种以“弹”和“拨”为主要演奏技法的乐器,一般称为琵琶。据东汉史料《习惯》记载,阮当时身长三尺五寸,中文称为秦琵琶。它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域,在甘肃麦积山石窟的浮雕和敦煌北魏的壁画上都有它的形状。秦越自晋代以来一直在民间流行,大约自唐代以来一直被称为秦越。陈芳《乐书》云:《圆而长,上有四弦十三针,似琴徽,制于阮咸,晋》。到了秦朝,月琴已经和阮完全不同了。比阮简单,琴杆短,音箱圆,在各民族广为流传。月琴在唐代传入日本,在19世纪30年代达到顶峰。二战期间,月琴在日本被禁,战后恢复。20世纪50年代,秦越被制成宽颈秦越,长67cm,十八至二十四支,固定弦G,d1,g1,d2,一个范围G-C4。尼龙被钢丝缠绕着。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长杆秦越,长度为80厘米。绑定字符串下移,增加了字符串代码,30个,固定了G,c1,g1,c2字符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