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三年级# 导语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对学生音乐感受力和唱歌基本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浸润美的熏陶、提高艺术修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 整理的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采山》:  ?

 教材分析

 《采山》是一首活泼、轻快的少儿歌曲。歌词形象地描绘了乡村孩子在雨中采山的形象,歌中描述了小朋友在蒙蒙细雨中去采山的愉快的心情,表现了小朋友光着小脚丫采山灵巧的身影,灵活的手指,采来蘑菇、木耳、野果、山菜丰收的喜悦香甜在心中的感受,连梦中都需要笑出声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采山这种愉快的劳动乐趣,能随乐进行身势律动。

 2、?能准确掌握重难句的节奏型,并能利用节奏更好地学习歌曲。

 3、能认真倾听和学唱歌曲,能完整、准确、连贯地演唱完歌曲。

 4、?能在演唱的同时加上身势动作的律动来配合表演歌曲。

 5、通过对歌曲的学习使孩子懂得了劳动的意义,激发学生做一个爱劳动的孩子。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欢快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1、歌曲中十六分音符和休止符的掌握和运用。

 2、学生参与各项活动的积极的态度和情绪的把控。

 教具准备:

 多媒体、钢琴、图片、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手提竹篮干什么去?

 2、让歌曲告诉你,播放《采山》音乐,学生聆听。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减轻师生的心理压力,形成一种轻松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调动情绪,带着愉快的情绪开始音乐课。同时,初步感知歌曲。

 二、初步感受、表现歌曲。

 (一)感知歌曲

 1、播放音乐,让学生知道什么是采山。

 2、再听音乐,学生体会歌曲情绪。

 3、老师有哪些收获?(播放《采山》)学生回答。

 4、老师采了这么多东西,心情怎么样啊?你们用表情和肢体告诉老师好吗?(播放《采山》)

 设计意图让学生视听结合,体会歌曲情绪。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反复聆听和感知歌曲。

 5、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句?唱一唱好吗?生唱,师及时给予表扬。(二)学唱歌曲

 1、节奏训练

 (1)XXXXX|XXX0XXXXX0|XXXXX0

 (2)将节奏连起来读一读拍一拍。

 采呀采蘑菇0|?采呀采木耳0|采来山菜?|?嫩又鲜0||

 花呀花满篮0|?果呀果满篮0|?彩裙飘飘?|?也带甜0||

 设计意图进行节奏训练,为后面的十六分音符打基础,从而降低歌曲的难度。

 2、歌词教学

 (1)师教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2)齐读歌词。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两种方式,使学生加深对歌词的理解,更于无形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为学生学唱歌曲打下基础。

 3、唱歌教学

 (1)跟音乐哼鸣,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

 (2)用“噜”随音乐唱,加强发声练习。

 (3)用“啦”随音乐唱,进一步加强发声练习。

 (4)放慢速度,跟琴轻唱歌曲。

 设计意图学生跟琴轻唱、自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5)跟歌声旋律轻声感受。

 (6)师生接龙,并对学生所学进行指导纠正。

 (三)处理歌曲

 (1)画旋律线,引导学生准确完整演唱全歌。

 (2)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并演唱。

 (四)拓展与升华

 1、师问生答。歌中小朋友帮妈妈采山,你们放心后帮妈妈干什么呢?(扫地板、洗衣服等)我们把它编到歌曲中试唱

 2、我们把它编到歌曲中试唱。(背着书包回家走,小小脚丫跑得欢,扫呀扫地板、洗呀洗衣服、我帮妈妈做家务,等着妈妈回家来,妈妈脸上笑哈哈。)

 设计意图充分给予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更好地表现音乐、创造音乐。

 三、小结

篇二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我所上的是花城出版社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课动物世界小东和他的动物朋友中的歌曲《蜗牛与黄鹂鸟》。这是一首流行于台湾的叙事性民歌,歌曲以一个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时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却在一旁讥笑它的情景。歌曲歌颂了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音乐形象天真纯朴富有生活气息。歌词结合紧密,大多一字一音,与口语相近,质朴自然。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1、指导学生用明亮、轻巧的声音,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形象。

 2、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创造性地参与音乐活动。

 ?3、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象蜗牛一样要具有坚持不懈、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用明亮、轻巧的声音,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语气表现歌中骄傲自大的黄鹂鸟和锲而不舍的蜗牛的形象。为了全面准确的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时我针对儿童好新、好奇、思维活跃,集中注意持久性较差,但容易对有趣、富有童趣的事物产生兴趣等特点,遵循直观性、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采用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等方法设计本课过程的。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在组织教学这一环节中我采用结合上节课学生所接触的熟悉的各种小动物的名字,以亲切的谈话的方式引入课堂。一开始就设置悬念,提出问题:“同学们小东家可真热闹,有这么多的小动物朋友,今天又来了两位,请仔细听他们是谁呢?随即播放歌曲录音,同学们顿时产生好奇心带着问题,带着疑问,走入了课堂。同时结合多媒体课件,播放《蜗牛与黄鹂鸟》视频,以比较直观性的方式,不仅使学生初步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初步感知了蜗牛与黄鹂鸟的音乐形象,而且更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为完成歌曲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篇三小学三年级音乐教学设计

 《我是小音乐家》: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吉他、提琴、法国号。?

 2、在演唱《我是小音乐家》中,进行编创活动,体验做小音乐家的情绪。?

 3、介绍并演奏自己的乐器。?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件小乐器。?

 2、?教师准备一件手工制作的小乐器,课件等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了几个会唱歌的小朋友来给大家认识,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歌声,猜猜他们是谁。(随后,我播放课件中吉他的音乐,学生很快猜出答案。)?

 生:这是吉他的声音!(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以提示,在黑板上贴上“吉他图片”)?

 师:那么你知道吉他是怎样演奏的吗?谁能模仿吉他的演奏姿势?(学生开始有模有样地摆出吉他的演奏姿势。)?

 2、师:第二位小朋友是谁?(播放了一段《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小提琴协奏曲片段)?

 生:这是小提琴!(在黑板上贴上小提琴图片)?

 学生合着音乐模仿演奏小提琴的姿势。?

 3、师:现在老师请同学们猜最后一位小朋友是谁?(播放圆号音乐片段,对于圆号的音色,学生可能会出现一脸的茫然)?

 师:你们认为这件神秘的乐器是属于吹、拉、弹的哪一种??

 (生讨论)?

 师:这种乐器采取吹奏的演奏方式,它起源于古代的猎号……(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圆号的来历。)?

 二、寓教于乐?

 1、第一遍聆听

 师:有几个小音乐家会演奏这几样乐器,让我们来听听他们分别是在哪里演奏这些乐器??

 (播放课件,在伦敦、巴黎、柏林三地风光照片背景衬托下,聆听本课音乐,让学生带着问题倾听音乐。)?

 2、第二遍聆听?

 师:谁能把黑板上歌曲中出现的乐器名与地名正确地连接在一起??

 (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可以清唱歌曲的前半部分,让学生在无伴奏演唱中感受歌曲的节奏以及加深学生对于歌曲中三段歌词的记忆,有助于表演。)?

 3、第三遍聆听?

 师:这些小音乐家们在演奏时候的心情怎么样?演奏的音乐美妙,在歌曲中找找它们的声音吧!?

 (演奏时的心情很高兴、愉快地,演奏的声音是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跳哟,唱哟,跳哟,唱哟,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这里教师解决后半部分的衬词)?

 4、第四遍聆听(结合动作模仿)?

 师:大家羡慕这些会演奏美妙音乐的小音乐家吗?让我门也来当一会小小音乐家吧!(随音乐带上前面模仿乐器的姿势进行律动)?

 5、张口默唱。?

 6、随琴声轻声跟唱。(如果有错误,及时纠正)?

 7、完整演唱歌曲。?

 8、表演唱(加入拍手动作及乐器模仿的动作,或者也可以按顺序跟老师走出位置围成一个大圈,进行表演)?

 三、创造表现?

 1、?师:上节课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作业,让同学们回家用身边的东西来制作一件小乐器,乐器都带来了吗??

 (在第四册中已出现让学生自己根据身边的物品制作沙球等打击乐,这里学生应该会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须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

 师:老师今天也带了一个小乐器,是用一个空酸奶杯和三根橡皮筋做的,我把橡皮筋系在空的酸奶杯上,两头固定好,拉动两头的橡皮筋就会发出响声,而且两头的声音都不一样。?“老师想请几个做得比较好、有创意的同学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自制小鼓:在空月饼盒的旁边穿根绳子系上结,可以挂在脖子上,再用两跟筷子做小鼓捶。用一个空的纸巾盒,几根橡皮筋,把橡皮筋系在纸巾盒上,拉动橡皮筋就会发出声音。)?

 2、?师:我们看了几个同学的小乐器,你们能不能给自己的乐器起个名字,然后把你的乐器名与歌曲的乐器名称换一换。我是一个小小音乐家,住在奉化,我拉起我的小响筒,能奏起美妙的音乐,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跳哟,唱哟,跳哟,唱哟,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勃隆砰砰砰。”?

 3、学生小组进行编创。(学生纷纷像小鸟似的叽叽喳喳为自己的乐器编歌词。)?

 4、上台展示。?

 四、完美结课

 同学们,拿起你们的小乐器为自己编的歌曲伴奏吧!(孩子们合着伴奏音乐高兴地拿起自己制作的乐器,唱着自己编的歌词,陶醉地唱起来。这个时候,我们老师也可以拿起酸奶瓶,和孩子们一起唱一起跳,让我们就在这愉快的、充满成就感的音乐里结束这节难忘的音乐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