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炸水门桥?
因为水门桥恰好是美军向南撤退的必经之路,炸掉了水门桥,就等于截断了美军向南撤退的道路,志愿军就可以在东线全歼美军陆战一师,长津湖战役就能画上圆满的句号。?
志愿军第三次炸毁水门桥:
第一次炸桥。当年的炸桥行动,由20军60师司令部参谋郭荣熙和27军80师240团3营7连连长姜庆云组织实施。12月1日,桥面被成功炸毁,可只炸毁了2米多长的桥面,桥体仍然十分完好。志愿军低估了美军的修复能力,结果只花了1天时间,就修了一座木结构桥。
第二次炸桥。在美军有防备的情况下,在12月4日再次炸桥,不仅将修好的桥面再次炸毁,还烧毁了修桥器材。
陆战一师配属了1支陆军工程兵部队,拥有2辆架桥专用的布罗克韦运输车,所以,对他们来说,修桥更重要,他们很快在残留桥墩上又连夜修了一座钢结构桥。史密斯还派出一个坦克营,对桥进行严防死守。
第三次炸桥。12月6日晚,姜庆云带着1个步兵排和1个重机枪班组成的敢死队,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敢死队员毅然冲破敌人层层火力,身背炸药,反穿棉衣,再次悄悄摸到水门桥下,可是,刚准备行动就被敌人发现,重火力袭来,当即有4人牺牲、3人受伤,姜庆云也负伤昏迷。
为防止敌人修复,他们不仅炸毁了桥面,还炸毁了前两次没有破坏掉的桥基。但由于长津湖地区驻扎了美军的工兵部队,包括美军陆战一师工兵营,第10军下面的工兵营,美军很快就将其再次修复。
1950年12月24日,美军第十军从兴南港装船撤离,次日志愿军占领兴南,历时近一个月的“长津湖战役”正式落下了帷幕。据战后统计,美军在长津湖地区受到了重创,其陆战一师满编人数2.5万人,战斗伤亡约7000人,其中被俘和失踪人员为2500人左右,冻伤减员达73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