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项羽本纪》的几个问题 急急急
1 关于快战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 项羽
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译文
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王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zhuī,追),项王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于是又带着骑兵向东跑,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必死无疑,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 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包围起几层。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王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倒退了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 。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项王问骑兵们道:“怎么样?”骑兵们都敬服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
2 本文的艺术特点
1)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旋涡之中,通过他们各自的行动显示性格特征。如《项羽本纪》中“鸿门宴”一节,是消灭秦帝国后起义军中两个集团的内部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后的第一次面对面的较量。在刀光剑影中纠集着项羽集团和刘邦集团的矛盾,项羽集团内部主战、主和派的斗争,项羽是这些矛盾的结集点。从项羽对种种矛盾的处置,显示出他的幼稚、仁慈、坦率种种心理因素,而刘邦在这一场面中也显示了他的灵活、狡诈的性格特点。
2)司马迁也善于选取富有表现力的生活细节,揭示人物的性格及内心世界。
3)多角度地烘托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
4)通过人物的对话、独白,成功地显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声音笑貌。如写刘邦和项羽都见过秦始皇的出行,项羽在观秦始皇渡浙江时,脱口而出说:“彼可取而代也”,显示出他的雄心勃勃,又看出他的无所顾忌、心口如一的坦率性格;而当刘邦在咸阳见到秦始皇出行场面时却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说得委婉曲折,垂涎于至尊之位的心思也揭示无遗。
司马迁在写人物传记时,为避免重复,经常使用“互见法”。同样一件事涉及好几个人物时,在一处详叙,在别处就略而不叙,有时以“语在某某事中”标出。这种“互见法”不仅避免了重复,对于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也有作用。如在《项羽本纪》中主要突出项羽的喑呜叱咤、气盖一世的性格特征;而与这一主要特征相矛盾的其他方面,则放在别人传记中补充叙述,既突出主导的性格特征,又免得顾此失彼,达到了性格的完整化。
3 项羽兵败的原因
性格决定的吧!项羽就太妇人之仁了,而且没有独具天下的野心!如果鸿门宴杀了刘邦,历史也不说不定了!但这尽是我个人认为。我还找了别人的看法,你就参考下吧!这个参考顺便也就回答了你的第五个问题
在楚汉相争时期,项羽和刘邦被后世称为那个世代的绝世双雄。在中国历史上,也可以说是名留千古了。但是,项羽虽然是一个英雄,但留给后人的大多是教训,而不是经验。从这一点来说,也是项羽一生的悲哀。项羽给人的感觉是有勇无谋。与刘邦相比,项羽是反其道而行之,和刘邦的做法恰好相反,刘邦的优点,项羽是一点也没有,而项羽的缺点刘邦却在刻意地远离,尽量从项羽那里得到教训。这也是项羽最终失败的原因。项羽是用武力经营天下的,五年而亡,身死江东,致死也没有明白其灭亡的道理。并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一、学书不成,武功高强。项羽的家庭条件是非常好的,“项氏世世为楚将,”也是一方豪门、名流。但项羽年青的时候就对读书不感兴趣,项籍并且对项梁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但项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二、方刚男儿,敢做敢为。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项羽年青时,见到秦始皇出游,就敢说我将来可以取代秦始皇。这需要多么多的勇气!
三、时代造英雄,时事造英雄。秦施暴*政,赋*税沉重,百姓不堪重负,各地起义不断。
四、以威服人,以武服人。项羽年青时,“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也可以说,从小就是众人王。天不怕,地不怕。“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从此往后更是目中无人。
五、见财则喜,见色则悦。项羽这个人,好色、贪财,这是一个领袖所不应该有的东西。你想一想,等你得了天下之后,什么东西不是你的。谁敢和你争?但是项羽就是看不到这一点。这一点非常不得人心,也是其失败的一个原因吧。史记上有这样的记载:“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六、敬小人,远君子。凡是正确的意见项羽都不听,凡是错误的意见项羽反而全听。项梁、范增的话不听,小人项伯的话却听。
七、没有远见,以暴治军。项羽这个人没有远见,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没有仁义之心,不能宽以待人。其次是以暴治军,不知道爱戴士兵。再次是不分忠奸,好坏人分不清,这是一个政治家的大忌!
八、胸无大志,思欲东归。项羽到了咸阳之后,还没有得到天下,就认为自己可以了,是天下第一了,没有人会把我怎么样,根本没有彻底取得天下的想法,你说可笑不可笑?打下咸阳之后,就想回老家了,认为不回老家就没有人知道他有这么大的本事 。实际上是锦衣还乡,夸耀一下。你说他能有多大的出息啊!所以史记上记载说: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在攻克咸阳之后,秦的皇宫已经被项羽烧光了,也没地方住了,项羽又一门心思想回家去,回他的老家去。于是就说了这样的话:“富贵而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什么叫做衣锦夜行呢?就是穿着漂亮的衣服在黑咕隆咚的晚上走,谁看得见呢?应该穿上漂亮的衣服回家乡去,这个叫做衣锦还乡——“衣锦夜行”、“衣锦还乡”这两个成语就是从这儿出来的。
九、有统兵之术,用人无能,舆人无技,有勇无谋。项羽啊,有你别看他有那么多的兵,没有用,他不知道在和谁打,光有人是不行的,没有谋略能行吗?谋略从何而来?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众人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智慧。可是,项羽身边没有人能出主意啊。而真正为他出主意的人他又不听,听的都是些坏人出的坏主意。你说他能不败吗?刘邦是什么人啊,胸怀在略,志在天下,是绝顶聪明的人啊。
在灭秦和楚汉战争中,项羽几乎是战必胜,攻必克。势强力大,只进不退。但以前所那些人都是无谋之辈,打之容易。最后的决战中在和刘邦的交战中,却最终失败。而审事度事,能进能退的刘邦在这时候早已羽翼丰满,兵强马壮,在张良,陈平,韩信的帮助下,一战而定天下。
十、军纪不严,滥杀成性。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等等,这些都是项羽做得很不好的事情,就是他每攻下一座城池就屠城,史书上的记载是4个字:城无遗类。就是说项羽他把一个城攻下以后,这个城里面就没有活口了,那肯定是连妇女儿童都在屠杀之列了,而且项羽一把火烧掉了秦王朝的皇宫,这样做是不得人心的,项羽完全不动脑筋,就这么做了。
十一、杀害怀王,丧失人心。在迁都发生变故后,项羽想独尊天下,和怀王发生了矛盾,便生杀念。项羽杀怀王,被视为不孝,丧失人心。而刘邦却利用了这件事,表达了对怀王的尊敬,团结了大多数人。
十二、心浮气躁,忧柔寡断。项羽这个人物的形象很具审美性,很帅也很酷,很好看的,但是没有用啊!在挫折面前,项羽表现出来的是心浮气躁,而不是镇定自若,由此可以证明项羽不是一个好的统帅。
十三、坐失良机,养虎为患。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这时如战,沛公必败,但项羽没有听范增之言。这是一个消灭刘邦的机会,但项羽没有这样做。还有一个令项羽终生遗憾的机会,那就是鸿门宴,鸿门宴是一个已经设计好的计划,但项羽当断不断,最终没有杀成刘邦,致使历史改写,方有汉朝。刘邦和项羽可不大一样,在鸿门宴上,刘邦知道是曹无伤向项羽泄密,回去之后,立杀曹无伤,毫不留情。两人是多么大的差别啊!
十四、最后,被围垓下,兵少粮绝,四面楚歌,自尽乌江,遗笑江东。
据史记:在楚汉战争的最后关头,当项羽被刘邦他们团团围住的时候,居然无心作战,就坐在自己的军账中,也不再考虑接下来的战争该如何进行,就惦记着两件事情:一个是他的宝马,一个是他的美人——他的乌骓马,他的虞姬,该怎么办?于是他在帐篷里点起火把,设下酒宴,又把虞姬请出来,自己拔剑起舞,咏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什么意思呢?说小虞呀小虞啊,我可拿你怎么办啊?项羽唱着唱着流下眼泪,随从们都不敢抬头看,不敢仰视。一个将军,一个统 帅,一个霸王,在战争的最后关头想到的不是天下,不是战争,不是事业,是宝马和美人,确实是太儿女情长了。项羽的这个性格博得了后世无限的同情,项羽这个人实在是太有人情味了,太招女孩子爱了,恐怕当时的女孩子们听到这个消息都会发出“嫁人要嫁项羽”这样的话了。
4 选择自刎的原因
性格太强了,不愿低头,觉得无脸面对江东父老!还有就是他不承认是自己输,觉得是天要亡他,既然天要亡他,又耐之若何?
5 从他身上得到的启示
他身上有有点,也有缺点!我个人认为如果他是为人,或者做为将领,绝对是一能才,但是做为帝王却有不足。
具体启示,可以参考我回答的第三个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