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哥的简介
源自YOUKU上一个网友拍的视频:由于此哥不用抓把骑摩托车异常犀利,短短几天得到网友大力支持,网友parkour鸡仔评论:气定神闲的观望,不慌不忙的转头,左手自然的放在裤兜,右手的第三根手指甚至还在有节奏的敲打,白色头盔的反带,更增添了几分后现代主义的色彩。
摩托哥真名叫赵宝君,河南南阳人,33岁还未成家的他之前的确挺寂寞,十年前在福建长乐经历了一场失败的恋情后,他心灰意懒,于2004年来到珠海市斗门区新青工业园。第一份工作在斗门一家小工厂,月工资360元,他干了9天后辞职;第二份工作在金湾区三灶镇的一家食品厂,月工资虽然超过1500元,但他也仅干了22天就辞了职,然后固定当起了摩托车搭客仔。近6年来,赵宝君基本每天早上7时30分都会出门拉客,这个时段是高峰期,过后他就会在西埔村明珠广场等客,晚上则移师到西埔桥头和一家网吧门口。
赵宝君从1998年开始学骑摩托车,到现在已经有10多年的驾龄。摩托哥说,之所以喜欢骑摩托车,是因为自己崇尚自由生活的个性所决定的。“只要一骑车,就有一种放松、无拘无束的豁达感。”说到空手、侧骑,甚至躺骑、站骑、坐骑等姿势,摩托哥介绍说,这都是他在多年骑行的过程中自我摸索训练出来的。由于喜欢骑车,他会对摩托车不厌其烦地研究。“而这样变换姿势骑行,一是骑太久累了,换换姿势,可以自我放松;二是,侧骑的时候,两只脚不停颠簸,像小时候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上一样,感觉很稳当。”
已习惯被媒体包围
与芙蓉姐姐扭捏作态、矫揉造作搏出位,水仙妹妹哗众取宠、广造噱头想出名等相比,赵宝君没有刻意就真正地出名了。近期的网络上,能与他平分秋色的只有一身“混搭”、神情冷峻的犀利哥。
赵宝君真正见识到了网络的力量,他从不名一文的搭客仔变成了媒体的宠儿,虽然有些发蒙,但凭借投身“运输行业”多年讨价还价的经验,他敏锐地嗅到成名很有“钱途”。本报记者在约他采访时,他就很有技巧地表示采访会耽误他的工作,而当记者表示可以补偿一定的“误工费”时,他的声音变得立时爽朗起来,说:“哈哈,大家都是明白人。”
虽然“摩托哥”的视频已被国内多个省市的电视台当作新闻播放,但仍有不少媒体的记者赶来,要对他进行面对面的采访。昨天上午,广东电视台的记者冒雨来到斗门,南方电视台的记者也在之前打过电话说要来,被赵宝君以天气差不好表演为由拒绝。
网站、报纸、电视、电台、车友会、老乡、网友纷纷打来电话,赵宝君被电话包围起来,但每一次接听陌生号码的来电时,他都会很有礼貌地先来一句:“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