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米格29K和苏33有什么区别
米格(MIG)-29战斗机是俄罗斯米高扬和格列维奇设计局推出的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该机于70年代开始研制, 1977 年首次试飞, 1985 年初投入使用,***有A、B、C、D、M等型号, 米格-29参数如下,翼展11.36至13.965米,机长17.32米。正常起飞重量1524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8500千克。大小、重量介乎于F-15与F-16之间。海平面最大速度1500千米/小时,最大马赫数M2.3,实用升限17000米,航程1500千米(不带副油箱)。执行空战拦截任务时,推重比达1.089,与F-16相近,稍低于F-15。米格29K则是米格29M的舰载改进型号,加强了机体的结构,以便于承受着舰时的巨大过载,前轮改为双轮直支撑架结构,改进了牵引系统,加装了尾钩,以及一些光学助降系统,同时改进了雷达火控系统,增强了对地对海攻击能力,属于多用途的第三代舰载战斗机。苏33是前苏联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的基础上研制的单座双发舰载战斗机。1975开始研制,原型机编号T10K。1987年8月首飞,当时称苏-27K,不久改名为苏-33,北约起绰号为“海侧卫”。1993年4月装备俄罗斯海军,1998年8月正式列入作战编制,现有24架装备于俄唯一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相对于苏-27,该机机翼前增加了一对全动式前置鸭翼和缩短了尾锥,主翼和平尾为可折叠式,机头装有空中受油装置,机尾加装了着舰钩。这些改装使其性能较苏-27有所降低,最大速度只有1.97马赫,最大航程3000公里。该机的机身结构与苏-27基本相同,都由前机身、中央翼和后机身组成。为了满足舰载机采用拦阻方式着舰时所需要承受的5g纵向过载,对苏-33机身主要承力结构进行了加强。前起落架支柱直接与机身主承力结构联接,加强了前起落架的结构强度,并且改用了双前轮。主起落架直接联接在机身侧面的尾梁上,通过加强的结构和液压减振系统,使主起落架可以承受在舰上拦阻着陆时6~7米/秒的下沉率。尾钩组件安装在强化的中央桁梁上,为保证飞机在大迎角状态下在舰上起、降的安全性,缩短了尾锥的长度,用电子设备代替了苏-27尾锥中的减速伞,尾钩连杆设置在尾锥的下方。 机翼部分改动比较大,苏-33增加了主翼的面积,并且把苏-27后缘半翼展的整体式襟副翼改为机翼内侧的2块双开缝增升襟翼,在机翼靠近翼尖部分设置有副翼。通过增加的双开缝增升襟翼,提高了苏-33的机翼升力。在外翼内侧的2块双开缝增升襟翼之间的位置上安装有机翼折叠机构,通过折叠机构把外翼分为固定翼段和可折叠机翼2部分,通过布置在机翼折叠机构开缝处后段的液压做动筒控制机翼的打开和折叠。 苏33和米格29K都是当时苏联海军首艘滑跃起飞的第比利斯号航母的载机备选方案,由于苏联海军强调海上制空能力,所以选择了拥有更高空战能力的苏33,放弃了还不太成熟的米格2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