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为何惹争议?

编辑 | 施智梁

5月6日,网友汤某就特斯拉的动能回收系统是否按规定进行申报和安全性向工信部提交信件。该网友认为,把“动能回收功能”与加速踏板相结合,让加速踏板具有明显制动效果这一设计,违背常理、违背 汽车 百年驾驶习惯,已经引发了无数的误踩加速踏板的交通事故。希望工信部能提供特斯拉的报批文件和相关说明。

5月31日,工信部回应称,制动能量回收与单踏板驾驶模式都是新能源 汽车 的新技术之一。这些技术并不是特斯拉特有技术,用户在购买和使用相关新能源产品时,应熟悉新能源车辆技术特性,确保行车安全。

那么问题来了,特斯拉近期的刹车失灵指控到底和“单踏板模式”有多大关系,该模式是否合理?

以前 汽车 的踏板数量有三个,分别是离合器踏板、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司机需要左脚控制离合器、右脚控制油门和刹车,同时右手还要挂挡,才能让其所驾驶的车辆平稳行驶。后来,自动变速箱搭载到 汽车 上,离合器踏板就此消失,司机只需右脚控制刹车和油门就可让车辆平稳行驶。

如今,全球 汽车 电动化浪潮已开启,“单踏板模式”应运而生。需要强调的是,“单踏板模式”而非“单踏板设计”。目前市场在售的乘用车中,全部都保留着油门(电门,也称为加速踏板)和刹车两个踏板。

所谓的“单踏板模式”,指的是司机只需操控油门(电门)踏板,即可完成车辆的起步、加减速、滑行甚至刹停等操作。

其原理是新能源 汽车 的可逆电机可以发电机的形式工作,将车辆行驶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动力电池中,从而在刹车踏板不做功或少做功的情况下,实现对车辆的减速或刹停,而这也正是前文提到的“动能回收功能”。

这一功能让司机驾驶车辆时,“给油(电)前进,收油(电)刹车”,一个踏板搞定,成为了现实。

动能回收明明是一项节能又环保的“黑 科技 ”,也不是特斯拉的专利。“单踏板模式”不是特斯拉品牌车型所独有的一项驾驶功能,目前市场中多数纯电动车型都配备了该功能,如广汽埃安、蔚来 汽车 、小鹏P7、宝马iX3、奥迪e-tron等。值得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该功能是默认关闭状态,使用时需要自己手动打开。

特斯拉是个例外。

2021 年 1 月 18 日,首批国产特斯拉 Model Y 开始在全国各地的特斯拉交付中心交付。在交付前后,特斯拉的潜在和新晋车主们围绕特斯拉在产品上的一项调整在网上吵成了一团——特斯拉取消了“动能回收”的调节选项中的“低”选项,新车统一按照“标准”动能回收去设置,不能调整也无法取消。

换言之,从这一批次开始,特斯拉车主们只能够被动接受“单踏板模式”带来的驾乘体验,无论喜欢与否,是否适应。

在此之前,为了让不同驾驶风格的人都能有愉悦的驾驶体验,特斯拉在动能回收上做了两种标定,分别为“低”和“标准”。其中“低”动能回收力度小,就像燃油车松开油门后但不踩刹车时的状态,而“标准”动能回收的力度大,更像松开油门且踩刹车时车辆减速的状态。

直到 2020 年6 月,特斯拉在北美的车型上砍掉了“低”动能回收,并将“标准”动能回收作为标配功能,且不可取消。

特斯拉客户支持的微博号在之前回应网友,分享了关于能量回收制动的说明:能量回收是电动车特有的高效系统,通过车辆减速过程中的部分能量进行回收,充分利用每一份能量,增加续航里程。在行车过程中,驾驶者可以通过加速踏板的简单调节,就能实现燃油车需要通过加速踏板和制动踏板不断切换才可以实现的启停、加速、减速、跟车等驾驶动作,减轻驾驶疲劳;在紧急情况下,能量回收制动可以有效辅助车辆制动系统,为车辆减速,为行车安全提供多重保障。

不难看出,特斯拉一直在试图引导用户学习动能回收。而问题的焦点也已从当初的技术之争演变为现在的驾驶习惯之争。

有分析人士指出,利用动能回收功能进行刹车,其制动力有限,只能满足日常驾驶,但当需要紧急制动时,还是要借助传统的刹车盘和刹车片。

如果在日常驾驶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司机都在使用“单踏板模式”开车,久而久之他的肌肉记忆就会不自觉地被篡改成“抬起踏板等于刹车”,而传统驾驶习惯中的“踩下踏板等于刹车”的逻辑设定则会被抹去。在此情况下,当车辆前方遇到紧急情况时,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司机往往只会抬起右脚,而忘记去踩刹车踏板。

在极端情况下,当司机发现抬起右脚车速没有降下来,想起应该踩刹车时,他的肌肉记忆又鬼使神差地让他踩下了加速踏板,后果不堪设想。

知名 汽车 博主陈震曾公开表示:“你一直在用单脚驾驶,比如现在你只把油门抬起了一半,但是遇到了紧急情况,可能一慌,就把油门当刹车一脚踩到底了。”

5月10日,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在车辆使用环节,特斯拉需要加强消费者教育。

陶琳表示:“我们需要去跟驾校、交通部门合作,不断在车端用一些技术方式,让大家了解新型 汽车 的使用方法,然后使得在使用环节当中去避免误操作,或者说一些因为功能上不太了解,而带来的其他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纯电车尤其是特斯拉,在驾驶习惯和驾驶方式上与传统燃油车存在巨大差别,而在软件定义 汽车 的时代,人车之间的相互学习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