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片能和好莱坞大片比吗?我们在会议上有自己的头像吗?

可以去豆瓣上找找,那里有很多不错的影评。我找到一些给你看看。

灾难片结局+2012逃生指南的全部秘密《2010》

看《2012》之前,对灾难剧的特效非常期待,对电影的剧情部分也比较担心。毕竟,这是罗兰·艾默里奇最长的灾难电影,长达2小时40分钟。如果这部分稍有差错,电影就会变得旷日持久(这种担心也引起了一些豆友的误解);看完全片,情况正好相反。如果你和我一样,看过《2012》的几个官方预告片和5分钟的《洛杉矶崩溃》片段,那就不要期待太多特效了。虽然保证你的血液会膨胀还是很震撼的,因为几乎所有的精华都已经在这些预告片和片段里了,但是除了最后的“诺亚方舟航行场景”之外,我一直在期待更多我没有提前看到的场景。当然,如果你没看过2012的预告片,或者没看过那个5分钟的片段,就做好接受特效和音效双重震撼的准备吧。2012永远不会让你失望。

因为之前对剧情几乎没什么期待,2012粗制滥造的剧本居然“拯救”了那些没让我上瘾的特效场面和灾难场面。全片两条主线齐头并进:一场各国政府联合组织的巨大秘密阴谋+主人公一家的逃亡。虽然整个故事还是老生常谈,好莱坞bug依然数不胜数,但至少娱乐性不低,不像《万年史前》那么无聊。160分钟并没有让我觉得累,夹杂着幽默的片段和无数煽情的场景。后半段发生在船上的紧张剧情也弥补了特效的暂时不足。总的来说,

所以最后我给了“推荐”四星,洛杉矶崩段+全片特效整体水平+还过得去的剧情,作为娱乐大片绝对值这个票价。

然后说说电影中的中国元素。几乎所有出现中文配音的地方都是纯正的“普通话”,这真的是美国影视作品中的一大惊喜。虽然中国并没有像媒体之前宣传的那样完全“在中国拯救世界”,但它确实为廉价劳动力做出了巨大贡献...直到世界末日,诺亚方舟还是中国制造...最后一艘诺亚方舟也在中国西藏起航。但影片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形象还是来自于刻板印象。另外,有媒体报道汶川地震宣传《2012》,说影片中的中国元素是以汶川地震为背景,简直是无稽之谈。

“人类终结者”罗兰·艾默里奇似乎真的想终结“灾难片”这一类型。1996独立日之后,谁能找到更大的外星飞船更彻底地摧毁世界各大城市?1998哥斯拉之后,谁能找到更大的怪物更肆无忌惮地摧毁纽约?2004年《后天》之后,谁会借环保之名,让全球变暖在三周内雪上加霜,几乎灭绝全人类?而《2012》无论是致敬《海神号》的海难剧,还是惊心动魄的地震、火山爆发、海啸,都是灾难在一定程度上的终极演绎...“2012”几乎是“包罗万象”。面对灾难,罗兰·艾默里奇也说了人类的悲惨将何去何从,个人英雄主义的英雄主义和人性的黑暗与光辉。好莱坞灾难片可能不会就此结束,但是再创新就很难了。

现实不存在,我们却被困在其中。开始

序言

上大学的时候,我深深地爱上了三户葛城,导致我在上海的小市场里游荡。我发现了一个不锈钢十字架,上面有一根黑线,当时看起来很高。这些年无论走到哪里,面对哪个陌生的天花板,我都会把它放在枕头下面。有一次我在床上醒来,不记得前因后果,枕头上的头发清晰而真实,看起来不像是梦,于是我把手伸到枕头下,找不到那个冰冷的十字架,于是我安心地再次闭上眼睛。原来我只是在做梦。

草薙有一块手表,她用它来确保自己在每次假体更换后仍不是原来的草薙。有一个少年相信那个告诉他1999的世界只是一个梦。他不停地从屋顶坠落,不知道自己是变成了一具碎尸,还是被机器和黑暗统治的未来唤醒。在一家医院的神经外科,有一个病人做了一个很长的梦。他在睡觉的时候,会有一瞬间全身痉挛。他在那一刻做梦。梦里的瞬间从几个月、几年、几十年到几百年不等。没有人知道他是否会做一个无休止的梦。谁也不知道做了一个永久的梦之后,他会变成什么样子。

以前的庄周梦是蝴蝶,栩栩如生,自我隐喻!我不知道周野。突然感觉到,就会突然感觉到。我想知道周的梦是不是一只蝴蝶和周的梦是不是蝴蝶和?周和蝴蝶,肯定有分。这叫物化。(《庄子·内篇·齐物论》)

电影(剧透警告)

所谓六道,三善道,天,人,阿修罗;三害,畜生,饿鬼,地狱。生与死,无尽的循环。我看电影的时候,想到这一切就觉得凉飕飕的,不亚于七月半吹的阴风。当我闭上眼睛梦来的时候,我打破眼睛看到的是另一个梦的恐惧,因为当你以为自己真的醒了,你怎么会相信这真的不是另一个梦?不敢相信切手指的痛,不敢相信填饱肚子的满足感,不敢相信十指相扣时的湿热,不敢相信拥抱时剧烈的心跳,不敢相信幸福、悲伤、承诺的回忆,怎么办?多姆可能永远醒不过来了,没人知道呼啸的火车把他们带到了哪里,也没人知道马尔跳下的那个世界的一个女人是否在一片荒凉的末日景象中独自醒来。没有上上下下,也忘了怎么来的,怎么走的。事实上,也许我们从未醒来,业力之轮中的六大司,归来是一场梦。

诺兰的结局太纠结了。被马尔对死亡的执念所困的多姆,通过这个复杂的任务迷宫完成了一次自我救赎,将自己从愧疚感导致的自我毁灭情结中解脱出来。然而,随着他对亡妻的执念逐渐淡化,他对子女的执念也一步步加强。如果他强大到不惜建造如此复杂的迷宫,放下你能看见亡妻的执念,在最美的梦中醒来,以便植入他的潜意识,也未尝不是一件坏事。诺兰离开这一幕,陀螺停了又停,都在观者的脑海里,而多姆的真相,就像薛定谔的小猫,将永远在荒诞和迷宫中徘徊。

如果以斋藤奖励多姆集团完成任务的世界作为现实参照(无间道),第一个梦是绑架富二代的火车,枪战追车,落水,留下印度药剂师,通过伪装教父植入富二代潜意识是他爸爸有保险箱+密码,踢人方式是车子掉下去掉进水里;第二个梦是,在酒店里迷惑富二代,把他拉进来,也是一场斗争。留下来的是同性恋朋友约瑟夫·戈登-莱维特。通过伪造者植入富二代的概念是教父隐藏父亲的遗嘱和遗言。踢法本来是炸掉楼下房间造成坠落,但是第一个梦坠落造成的失重被基友改成了电梯。第三个梦想是把富二代他们一伙骗进雪山城堡医院,留守的是伪造者。与此同时,在《COS冲田总司》中,斋藤之死的意识被打入冷宫。富二代虽然被枪毙,但通过电击保住了意识,被多姆和建筑师拖进了第四个梦里。第四级梦境是多姆之前创造的一个世界,和马尔生活在一起。Dom被Mal刺伤,Architect找富二代一起堕落两人都被踢回三级。富二代醒来,通过建筑师搭建的迷宫,被植入了父亲的遗言和遗嘱。这时,斋藤的任务达到了。Limbo(地狱之路),斋藤自从死在三楼后,就一直在日军地堡里衰老。多姆可能是因为被捅的刀死得晚了一点才来到Limbo,看到斋藤暗示他们两个需要死了才能回到现实。相机在这里玩了最大的把戏。下一个镜头是多姆睁开了眼睛,作为参照物回到了现实。他比别人醒的晚,没检查手腕有没有针孔,最后没拍陀螺停。其实他也和我一样有过疑惑,但是他的执念让他相信这个美好的世界是真实的。

其实还有一招,就是把一群富二代和建筑师从四楼踢回三楼。三楼,富二代,建筑师,福格因为雪山城堡倒塌被踢回二楼。二楼基友炸电梯让他们一起回到一楼,但是一楼落水后,他们并没有马上回到现实中作为参照物,而是逃出了水面(富二代和foger,建筑师,药剂师和基友,做酱油的Dom和斋藤还在水下),也没有拍除了Dom和斋藤以外的五个人是怎么被踢回现实的。当然也可以解释为药的有效时间过了或者空姐帮他们放音乐,也可以说得通。

回想起来,我和学长的想法是一样的。打酱油的斋藤,一个电话就能解决一个通缉犯的问题。至于花了这么长时间,几乎是为了解决一个生意上的对手而倾其一生,但最后的结果却似乎把父爱倾注到了一个总认为自己逃不掉的中学少年干涸的心中,无异于在人生的道路上帮了富二代一把。就结果而言,这个过程太浪费了,还不如放进去。

角色方面,莱昂纳多丧妻无法与子女团聚的父亲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而他在不久前的《马劳禁闭岛》中的角色又是如此巧合,以至于《地狱边缘》中的很多场景都有从禁闭岛穿越过来的感觉,而我一直认为莱昂纳多是非常有前途的,无论是《成长的烦恼》中的《你和我跳舞的时候》,还是《血钻》和《无间道》中的胡子茬,他的成长和认真的努力都在证明他的坚持。其实学院派应该给他认可,已经让人等太久了。

回到多姆和妻子马尔之间的隐藏线,如果把接受任务的世界也作为现实参照,电影中的马尔大部分时间只是潜意识的投射,是多姆潜意识因为思念和愧疚的感觉而构建的马尔形象,所以四楼的多姆可以随口说出“你不是马尔”, 因为一个人自始至终真正的Mal,只是那个一直在质疑现实世界真实性,甚至从阳台跳下去的个体。 其他时候,摧毁多姆的计划其实只是他自己内心的阴影。说到跳楼,不得不说马尔冲着多姆喊了一句“你跟我一起跳好吗?”又有多少人闪回了十几年前莱昂纳多的《你跳我跳》的浪漫情怀,但愤怒的回答“你脑子进水了吗”又带来了多少尴尬?

真的是因为Dom给了Mal一个不真实的盗梦空间吗?他们曾经在第四个梦里白头偕老。虽然那个世界只有他们两个人,但他们一直在一起创作,直到死去。当他们从地狱回到现实时,就不再只有他们两个人了。多姆穿着朝九晚五的西装,马尔在家庭主妇的生活中茫然地盯着一把菜刀。在你如此相信自己已经和一个人在一起一辈子之后,你还能面对他对别人的殷勤吗?也许背叛并没有发生,也许一开始只是怀疑和一点点怀疑,但在“我们可能无法在这个世界上共同生活”的压抑想法中,星星之火却烧遍了袁野。也许Mal只是想回到那个“只有我们两个人”“你的眼里不会再有别人”“我不会因为一点点猜疑而变丑”的世界。而这可能是多姆感到如此愧疚的更深层次的原因。

结束

148分钟的电影其实结束的很快,一个周末超过6000万的票房收入,IMDB 9.3的高分,以及尚未上映地区无数人的期待。与流行电影相比,《阿凡达》的技术令人眼花缭乱,但故事却低俗不堪。但《盗梦空间》凭借实际操作和恰当的技术表达,带来了如此耀眼华丽的概念,让人无法摆脱现实或梦境、记忆或幻觉的概念。

看完电影三天后,我断断续续地完成了这篇评论,闭上眼睛后依然无法停止做梦。受这部电影影响的梦的频率就像紊乱的生物钟,一次次把我推到梦的最底层,又一次次在窒息中浮上水面。事实上,所有这些怀疑都是因为同样的经历。多姆有他的陀螺。你手里拿着什么?刚把自己拖出梦境,生活是真实的,甚至有点冷。无论你处于哪个周期,享受什么样的时间线,生活还是一样的,无论平淡还是精彩,都在你的掌握之中。也许你能做的,就是不要为每一次睁开眼睛所经历的事情后悔。

阿凡达:死在家门口。

在《飞屋环游记》之后,我和朋友去看了《阿凡达》——他们是有联系的,因为两部电影都是关于拆迁的。

我很关心拆迁,所以只付了这两部电影的钱,去了电影院(连2012都没做)。

美国人瞄好了我的钱包,连续拍了两部拆迁片。上一个只是让我觉得温暖,这一个差点让我哭出来。

为什么一个美国政客说话的时候会产生煽动——即使不懂英语你也能感觉到?

除了个人魅力。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本身包含了一种激情。

这种热情是基于对私有财产的保护。这种激情是美国的基础。个人资产神圣不可侵犯——换句话说,这块土地是我的,也就是说使用权和所有权都是我的。政府没有租给我,也没有70年的使用期。我可以传给我的儿子,孙子,还有无数的子子孙孙。没有我的允许,谁也不能进来。毫无征兆的强行进入,我可以开枪射击直到被打死。即使你是政府,即使你是政党。

“一个农民,为了保卫自己的土地,必须有死在自己家门口的激情。”

这是美国政治经济学的激情之源。站在讲台上,奥巴马知道自己是这片土地、这个国家的主人,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充满自信。因此,美国人可以走遍世界各地,甚至去其他星球,说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

这也是《阿凡达》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为了保卫我们的土地,我们必须死。就像纳威人一样,就像那位在上海与政府动迁队抗争的女士。哪怕一方是热兵器,一方是冷兵器,一方是武警,一方只是自制的燃烧弹。

读过中国近代史的人都会理解热兵器与冷兵器作战的惨烈场景。你会想到一个叫“螳螂臂当车”的习语,但你一定是在为螳螂哭泣。热武器的出现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过去。英国派了几千远征军和几门大炮来除掉我们。不是我们突然变穷变弱,不是清朝皇帝不够好,不是满族太野蛮毁了中国,不是林则徐激化矛盾,也不是我们的文化该死。都不是。这叫历史的笑话。这是一些莫名其妙的高级生物在搞“生态平衡”。

胡林翼消灭太平军的时候正爽着呢。他一看到洋人的军舰,立马吐血。不是他身体不好,是因为你除了吐血什么都不会。

冷兵器含有一部分威慑作用,因为它们往往造成伤害而不是死亡。热武器的致死率太高,摧毁有生力量的能力太强。明知道不能打,就要打。这就是悲剧的力量。所以当纳威人全国总动员的时候,我都快哭了。因为那一刻,我回到了1840,成为了接到战报后心凉的道光帝。

卡梅伦无意通过这部电影为西方的殖民侵略赎罪。但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真实再现了西方用热武器毁灭冷兵器民族的过程。没错,我们是前现代种族,但我们懂天地,就像纳威人一样,当年还修了铁路。有人说这样会地动山摇,我们怕被上天谴责。现在很多人认为这是我们无知的证明。说这话的人真的不知道我们有过什么样的祖先。我们搞了这么多年现代化,搞得鸡飞狗跳。大家都想洗洗卡回来。司机想在上海打车。150年,我回来了那么多次,但本质上还是离古代不远。我们学西方完全走样,我们自己的传统一塌糊涂。然后大家就整天呆在网上骂D。这是什么?这太无耻了。不同于东欧,49年,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培养和接受了这个D。现在有人说是因为他标榜民主,欺骗了我们。这是不对的。这是我们“一步一步,一步一步走到这一步的。”

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各级领导说话都没有一点煽动性——就算你懂中文,也感觉不到哪怕一点点?

除了个人原因。因为我们的国家建立在错误的激情之上。

这种激情自古就有。回答一个字:“抢”。

他曾经有很多名字:“王侯将相,匹夫有种”,“天下无产者联合起来”,“打土豪分田地”

准确的表述是:我们的政治经济学所蕴含的激情,是建立在对他人财产的向往之上的。

这种激情更令人耳目一新,因为它更原始,因为攻击别人永远比建立自己容易。

当今世界,这样的情绪是上不了台面的,我们的领导人讲话时也不容易表现出来,否则就像在公共场合表演高潮,有损国家尊严。所以我只好忍着,说了些屁话。

所以,49年发生的事情,其实迎合了大家对毁灭深深的激情。杀了那么多有钱人反目成仇,土地被分了,我们成了主人。大家都很穷,谁也没有向往的财产,我们就彻底完了。现在回想起来,发现自己已经落后的很厉害了,似乎世界各国都不好欺负,只好回过头来骂自己当初选择的d,就像当初玩的那个女的,玩的很开心,转而骂她不团结自己。其实他一开始只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条狗,被我们当成怪物已经习以为常了。所以大家不要再骂人了。好好自我反省,以后看到别人的钱不想平分,说公平会害死所有有钱人。只有自己的心变了,这个社会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阿凡达》从头到尾展现了这两种激情的斗争。虽然电影最后赢得了纳威人的好感,但我想大家都知道现实历史中并没有发生这种事。中国、非洲、拉丁美洲有很多野生动物,但没有子弹是打不死的。可惜了。

可悲的是,中国现在完全被我们毁了,比潘多拉还惨。潘多拉星球的居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可以成为地主。我们49年打土豪得来的田地,几年就被我们养的小妖怪骗走了。我们只能孤独地站在淡红色的天空下,羽毛扇着黑色的丝巾,摸着秃顶,说我们是天煞的孤星,注定独自流浪,只是一个过客。

如果有一天——我是说,如果小怪物能把我房产证上的“70年使用年限”去掉,又有外星人入侵,我会第一个参军,死在自己的台阶上。因为当时我很清楚,这片土地是我的,每一块土地都标有“王”字标志(注意,既不是中国人,也不是上海人),所以我愿意为它而生,为它而死。不为别的,拯救这片土地,我和我的后代不再是浮萍。

当然,如果恰好有一个衣冠楚楚的叫政府的人拿出PPT和香烟来敲门:“老板,请你交保护费,我来保护你的土地不受别人侵犯。”他停顿了一下。“我是专业的。让我们把专业的事情留给专业的人。”

考虑到老子书香门第,我不希望自己或者后人学会用枪,我也乐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