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符合新媒体传播趋势的《我是范雨素》,为什么会刷屏?

所谓的内容创业让所有以文字为生的人抓耳挠腮、刻字为生,就在我们试图揣摩用户喜好、渴望上头条、一夜火遍社交媒体的时候,就在各种段子手、内容网红此起彼伏的时候,《我是范雨素》只花了一晚上就悠然霸屏,刷透了朋友圈。

从《盛世的蝼蚁》到《资本的局中局》,再到《我是范雨素》,一向被视为“文弱”的文字语言忽然就站在了舞台中央。没有渲染,没有吆喝,没有加入时下流行的表现方式,没有抢眼的视觉画面,朴朴素素的文字的力量忽然就回来了。单说《我是范雨素》这篇,一出世就颠覆了所谓内容创业、微信传播的三大趋势:

1.微信标题越来越长,动辄三行,文章的中心思想尽在其中。

2.用户越来越没耐心看文字,新媒体内容趋于短小精悍,长篇大论没人看。

3.微信正文要图文并茂,排版要留有“呼吸感”。

虽然《我是范雨素》的原文已被删除,但凭借长于7秒的人类记忆,我们或许还记得文章没有符合以上任何趋势。因为规则注定是属于平庸者的,突出的个例从来都是横空出世、全然颠覆。没有符合新媒体传播趋势的《我是范雨素》,到底凭借了哪些点击中了“重口难调、口味越来越刁钻、珍惜个人时间”的移动互联网用户?

范雨素本人,她的老公,两个小孩,她的妈妈,她的雇主,她的父亲、姐姐、大哥哥、小哥哥……这些个活生生的人物,连带他们的际遇,不是作家刻意描绘的人物,他们就是范雨素生命里经常来往出入的“人”。她讲述这些人物的故事,用的手法,也是最常见的写作手法:对比。

300元一个月的郊区出租房 VS 雇主那300坪大小、包含各类健身器材的房子;夜晚给雇主的孩子喂奶 VS 自己的两个孩子相拥度过郊区的夜晚;处境糟糕的孩子们 VS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这些对比也像“钩子”一样,把隐藏在犄角旮旯里的社会问题,诸如贫富差距、农民工子弟教育问题、农村土地问题、婚姻问题、赌博等一系列社会经久不衰的热点话题,一并以平淡讲述的方式、呈现在阳光下。

社交媒体上,每日有关社会底层生活的荒诞故事数以千计,通过展现悲剧性人生、利用网友猎奇心态的“苦难”内容不在少数。《我是范雨素》全文的态度却平静到近乎淡漠,再愤怒、沮丧、落魄、绝望的事,她都仿佛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世态炎凉,小哥哥没有朋友了,没有亲戚了。小哥哥在深夜里,在汉江二桥上一遍遍徘徊。”

还有文中常见的“讽刺”意味。“三个孩子,每天对着小女儿唱“我们的祖国像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 , 唱得眉飞色舞,玩得欢天喜地。”好一个眉飞色舞、欢天喜地。孩童的天真映衬着现实,目不忍视。范雨素正如自己所言,是个“冷漠、懦弱”的人吗?文风真如本人一样,只是淡漠、平静地叙述吗?但凡读过的人都能感觉到,鲜有戾气、并无哭天抢地姿态的文字背后,是如“呵呵”声般的无奈,是如梗在喉的辛酸难言。

没有数落谁,没有抱怨什么,置身事外的我们才能毫无“不适感”地顺畅阅读下去。她没有说是你我的错,她没有请求什么,她没有痛陈社会弊病,这在如今的网络文学中,难道不是一股清流吗。

没有受过专业文学写作训练的人,是容易露怯、露俗的。雅和俗,文艺和民间,关系作者所处的阶层和历来的生活环境,想通过刻意训练、且字里行间不被人察觉是很难的。《我是范雨素》中的文字当然称不上高雅,可是内里的价值观平衡、中正,是朴素的、根源于基本人性的“理儿”。

内容网红,或者说内容创业者的最高目标,也无外乎是通过文字这种工具输出价值观,如果能影响受众的决策行为就更好了,离日进斗金不远矣。可受众偏偏受够了“造作”,对那些别扭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本能地抵触,即使一千遍一万遍地灌输,“傲娇”的受众就是不买单。于是媒体们得出结论:用户越来越难被取悦,得变着法儿、换新鲜花样供养“上帝们”,捡她们感兴趣、爱听的说。

《我是范雨素》一出,又似乎推翻了内容网红们的理论——这里面的内容不有趣、不轻松、不新鲜啊,为毛轻轻松松就10万+了呢?这里面都是些老生常谈的古典价值观啊,譬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孩子应平等接受教育、给予他人爱和尊严,用户怎么就被轻松打动了呢?

此无意造就的10万+和那精心打造的10万+究竟差在哪?用户究竟在期待哪种内容,又或者,早就该忘记取悦用户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