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三号 03 星,具有哪些意义?

4月7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三号03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不少人好奇,高分三号03星成功发射意味着有什么意义?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高分三号03星

高分三号03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一颗业务星,卫星技术状态与高分三号02星一致,主要载荷为C波段合成孔径雷达。该星充分继承高分三号成熟技术方案,发射入轨后将与在轨运行的高分三号、高分三号02星组网运行,形成海陆雷达卫星星座,实现1米分辨率、1天重访,将提升我国雷达卫星海陆观测能力,可满足海洋权益维护、海洋防灾减灾、海洋动力环境监测、海洋科学研究以及减灾、国土、环保、水利、农业和气象等领域应用需求。

这颗卫星主要用于获取可靠、稳定的高分辨率SAR图像,为我国海洋开发、陆地环境资源监测和应急防灾减灾提供业务化应用数据支撑。

高分三号03星发射成功的意义有哪些

1.三星组网实现1+1+1>3

“组网运行最大特点就是充分发挥多星协同观测优势,形成1+1+1>3的应用效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以下简称五院)科研人员介绍。有了3颗星加持,太空“天眼网”的强大优势尤为突出。

其实,高分三号01星在轨道设计时,研制团队就已重点关注我国陆地和管辖海域重访和覆盖需求。为最大程度发挥卫星应用效能,研制团队选择将高分三号系列卫星均匀分布在同一轨道面上,三星绕地球一圈的时间均为99分钟。

在高分三号01星投入运行后,研制团队获悉海洋观测亟须扩大监测面积,将02、03星海洋连续探测的全球观测模式单次连续成像时间延长了一倍,再次刷新了世界纪录。而且,三星组网可实现一次成像就能将全球近五分之一的海洋拍下来,给地球来一张“全家福”将变得更加容易。

不光如此,高分三号系列卫星通过三星编队飞行还可快速形成有效的干涉基线,开展地面形变干涉测量的业务化运行。这一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地表沉降监测、地震监测、冰川运移监测、公路铁路形变监测和山体滑坡监测等。

2.载荷综合性能世界第一

有效载荷性能对提高卫星功能至关重要。高分三号星座合成孔径雷达载荷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间微波遥感系统部团队负责整个系统。10多年来,团队实现了一系列创新,有效载荷系统性能和卫星应用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综合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高分三号03星合成孔径雷达载荷新增三种试验模式。其中,高分广角模式分辨率可达5米,成像宽度120公里,提高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质量因子,可实现更大范围的陆海地表精细观测;动作目标检测和海流测量模式,可实现高精度动作目标检测和海洋流场测量,进一步拓展卫星应用能力;另外,合成孔径雷达载荷一周工作时间从30分钟增加到100分钟,可对全球海域进行长时间连续监视。

3.精确测量大地的“尺子”

资源三号系列卫星作为测绘卫星究竟难在哪里?与传统意义上的遥感卫星又有哪些不同?专家表示,可以把测绘卫星理解成是一把用来精确测量大地的“尺子”。这把“尺子”的最大特点是:不仅能像传统遥感卫星一样获取二维平面影像,还通过三线阵相机利用摄影测量原理实现了高程信息的获取。

资源三号立体测绘采用了类似人眼的双目视觉原理:从不同位置观测同一物体,从而产生3D效果,视力水平越高,影像越清晰。然而,卫星进入太空后将长期处于温度剧烈变化的环境中,要想获取几何不变形、层次感分明、细节丰富不模糊的立体影像,研制团队专注攻坚,满足了镜头无畸变、动态范围宽、图像信噪比高等卫星载荷和平台提出的极为苛刻的要求。

五院科研人员表示,三星组网后,高分三号系列卫星整体成像能力将大幅提升,标志着我国民用高分辨率SAR卫星数据由示范应用阶段正式跨入业务化应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