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媛的观后感
我在同学的推荐下看了韩国电影《素媛》,电影拍得非常好。看完之后我又去找了同样题材的韩国电影《熔炉》图解版,简直深深被艺术作品塑造社会文化的力量所折服。
同样是讲述性侵犯相关的事情,两部电影的不同背景设置、人设却能引发观众相反的感想。《素媛》用父母朋友的相互关怀、女主角的坚强勇敢,把悲痛的事实讲得很阳光温暖;《熔炉》却涵盖被隔离的聋哑学校、婚外情、贿赂等等和性侵犯同样沉重的话题,以使观众震惊从而强调问题的严重性。如果说《素媛》击起了我们心中的涟漪,让我们去思考这一社会问题,那么《熔炉》就是试图激起浪花,也引起了观众的恐惧。
记得不久之前看到一个对电影版的《翻滚吧!肿瘤君》的评论:也许是编剧本身并没有过抗癌这么痛苦的经历,所以只注重表现主角治疗过程中乐观幽默的精神和她感人的爱情,真正患过癌症的人在观影后会觉得电影用讨喜的元素包装了抗癌过程,却没有真正尊重到癌症患者所尝的痛苦折磨。我认为这评论正击中了这类电影的软肋。它们的观影体验要更好,不会让你看之后感到深深的无奈和悲痛,甚至导演也会更偏向于采用颜值比较高的主角来淡化主题的严肃和严重性。但这样的电影就像是一个耍滑头打哈哈的人,他们不想改变什么东西不愿意得罪任何人,会让人像吃了整个冰淇淋一样觉得腻。
不过,我其实喜欢《素媛》更多过《熔炉》。在看了网上的评论之后,我甚至没敢看完整版的影片,而只看了图解版,而图解版中的压抑气氛都已经很受不了。导演编剧们懂得如何运用技巧引起观众的恐惧,比如通过设置贿赂、背叛这些敏感的`元素来放大主题的感染性。上面那一类电影告诉人们尽管这个社会上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美好和善良总是最高能的武器,让人流下眼泪后却还满怀希望。而后面这种电影却传递了绝望和无奈的情绪,让人痛得不知光明是否存在。
我进而想到,导演编剧的艺术信仰决定了他们的拍摄方法,而这些决定可以慢慢地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和对问题的看法,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文化和风气。所以也就会有人主张从积极的角度去表达和描述问题,让大家都能乐观地面对生活中悲惨的一面——所谓的传播。不过我虽然身体上更愿意看《素媛》,嘴巴上却要说我很抗拒,因为们隐含着"负能量都是不求上进,才是人赢"的高傲感。我却仍然把之前看过的一段关于"悲剧"的奉为圭臬,它的意思大概是这样:在以前,人们认为人生即是一场悲剧,而悲剧作品教会无可奈何的人们去接受它;悲剧作品通过表现一些典型人物的悲剧故事,让人理解虚荣的包法利夫人们、残忍的暴君们的悲剧,从而明白悲剧是活生生地植在人类的命运里的。
现在的我们有了更多的工具去对抗以前人们的噩梦,所以有时候我们也蔑视起命运来,悲剧的艺术地位逐渐下降,积极乐观的文艺作品成了主旋律。可渺小的我们并不是无往不胜的,只是由于我们最近发展地太快了,所以有点沾沾自喜,认为人类足够强大来扼住命运的喉咙。这样骄傲自大的我们于是很难接受生活里的不如意,大家也担心写悲剧会被别人看作无能,所以不敢表现自己的软弱。人类自信心的膨胀还真是让人担心,我也希望能多看看当代的悲剧作品,因为发现自己也很抗拒去接受我做不到的事情。
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th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the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
Living one day at a time.Enjoying one moment at a time.Accepting hardships as the pathway to peace.
——《尼布尔的祈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