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宴,丧事,乔迁办酒席要包红包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年底婚事扎堆,婚帖泛滥。送红包的不轻松,收红包的也一样,暂时收了礼钱,以后还得“送”回去,这已成了婚礼红包往来的一个“潜规则”。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的红包越送越厚,而人情却越来越薄。
凑份子“凑”出了婚宴
听上年纪的人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结婚送实实在在的物品是当时的主流。每件物品的价值也就是3至5元左右,有时还是好几个人凑份子买的,每个人花1元钱左右就可以了,“份子”的说法也是从那个时候传下来的。
“我结婚那会儿,亲戚朋友送来的‘红包’可比现在的‘重’多了。”结婚已经20多年的陈女士,回想起当年的情形依然记忆犹新。她告诉记者,那时候收到的都是些实惠的礼物,被面、毛毯、脸盆、暖瓶、茶缸等等,家里都要堆成山了,“我和丈夫收拾了整整一晚上”。说着陈女士拿出一面梳妆镜,上面写满了亲朋好友的名字和贺词,“虽说不能用,但我们还是保存到现在,毕竟礼轻人情重嘛。”
其实,除了这些实惠的礼品外,也有为了省事包“红包”的。陈女士回忆说:“那时候大家收入都不高,红包金额基本上是10块钱左右,二三十元的红包就是很大方的了,谁在乎到底给多少啊。” 回忆起当年每个月三四十块钱的工资,陈女士笑着说:“我那时候给别人包过3块钱的红包,一点都不觉得丢人。”
“一面之缘”也发婚帖
30多年前的婚礼不兴请同事,自然也就没喜帖一说,如今见过一面也得担心会招来红罚单,人情潜规则让婚帖的花样层出不穷。
徐先生前一段时间刚刚参加了一个上级组织的学习班。半个多月后,他莫名其妙地收到一张结婚喜帖。看看喜帖上新郎的名字,似曾相识,回忆大半天才想起,新郎原来是在那次学习中认识的。“他不会是按着手头的电话号码发喜帖吧?”徐先生说,没想到只见过一面,相隔100多公里,都能被婚帖“打”中。“看来以后出门得少认识点人了。”徐先生苦笑着。
婚帖不断 红包变厚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结婚送红包的金额渐渐多了起来,不过,那时候10元、20元出手,也不会觉得小气。现在,标准上涨了10多倍,已经没有低于百元大钞的红包了。老舍先生在小说《正红旗下》描述过家里为了凑份子钱发愁作难的事儿,没想到这一场景却成了现在不少人面对婚帖的真实写照。
从去年国庆到现在,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孙先生,几乎把自己一个月的工资都搭在了婚帖上。接到的第一个婚帖是一个“哥们”的,自然不能寒酸了,200元;接下来的两场,又都是和自己关系不错的同事,200元的口子开了,自然也不能降低标准;前几天,老婆的同学结婚,少送一点吧,再少也不能低于100元吧;再加上一般关系发的婚帖,相当于把自己一个月的工资搭了进去。“上世纪的婚礼只要走下形式就可以,结婚当事人也不看中礼钱的多少;可如今呢,是结婚帖子发个不断,礼钱也越送越多,这以后结婚真不知还要送多少才算合适?”孙先生感慨道。
“如今100元是起步价,但只要关系还不错的,100元哪里拿得出手。”每年到了结婚高峰期,想节约是不行的。平时没钱就不花,可现在没钱也必须得红包,这是人情问题,不是节约问题。“左攒钱、右攒钱,婚帖一来就回到解放前”,虽然感觉吃不消,但孙先生仍忘不了调侃自己两句。 (刘晓龙)
责任编辑: 乌海日报
派"红包"是华人新年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根据华人的观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