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查重里的“蛀虫”是什么?
论文查重里的“蛀虫”是一些店铺用山寨的知网查重网站欺骗消费者。
临近毕业季,武汉一所高校的大四学生发现,学校提供的免费知网账号被盗。查询后得知,其账号里附带的论文查重机会,被当作商品挂在电商平台上售卖。
记者在电商等平台搜索“知网论文查重”,发现有大量提供论文查重服务的网站与店铺,一次查重的价格从几元到上千元不等,有的店铺月销量超过3万件。记者还发现,一些店铺存在虚假宣传,声称可以提供论文查重服务,实际却是用山寨的知网查重网站来欺骗消费者。?
重复率占比是衡量一篇论文原创性的重要指标。将查重结果作为判断论文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准,以此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有效制约,这是论文查重制度的设计初衷。但论文查重乱象频出,甚至成为一些人的“生财之道”,却让人始料未及。?
一些人的行为已涉嫌违法。比如盗窃他人知网免费账号,法律上的盗窃行为对象,除了财物,也包括财产性利益。盗窃他人查重机会与偷盗他人财物无异,论文查重明码标价,被偷走免费机会的学生不得不自掏腰包去查重;再比如,用山寨的知网查重网站欺骗消费者,已涉嫌诈骗。遇到上述行为,报警是第一选择。?
还有一些人游走在“灰色地带”,比如售卖查重服务的经营者。知网法务部工作人员称,“知网不对个人提供检测服务,网上售卖的知网论文检测基本都是违规的”。
再比如某些高校的账号管理人员,有店铺客服人员表示,他们和高校有合作,论文查重用的是高校剩余的检测名额。除非与知网的协议明确,可以将剩余检测名额转给第三方,否则即构成违约。而问题就可能出在内部管理上,其中极可能存在利益输送。
论文的评价机制需要做适度改变
论文查重固然重要,必要性毋庸置疑,但查重系统的机械化带来的问题也应审视。有报道提及,查重过程中,不少学科通用概念、专有名词都会被标红,学生无奈只能“见红就删”。
当一篇论文需要通过更改语序、同义词替换等“奇招”甚至在网上购买降重服务才能通过查重关的时候,对论文的评价机制也需要做适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