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宣深受宋江重视,为什么要逃离梁山?他发现了什么吗?

铁面孔目裴宣原本是饮马川的大当家,与梁山并无瓜葛。神行太保戴宗在前往蓟州寻找公孙胜期间,途经饮马川,与裴宣相遇相识。对于梁山的威名,裴宣佩服不已,主动提出加入梁山,最终也得以变成现实。作为既无派系背景、又无高强武艺的裴宣而言,他在梁山受到了极高的礼遇。大聚义时,他虽然位居地煞,却排名却达到了第四十七位,担任定功赏罚军政司一职,掌管梁山的奖惩赏罚。不过,在程善之所著的《残水浒》中,这位深受宋江器重的好汉却在留下一封书信后离开了梁山,从此踪迹全无。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事情的经过。

据《残水浒》第七十三回介绍,兖州知府蔡九残害百姓,引起民愤。得知这一消息后,宋江与吴用立即调兵遣将,准备向兖州发动进攻。为了严明军纪,卢俊义在战前特意向宋江表示:“此番出兵,原是吊民伐罪,军律应该格外谨严,应请铁面孔目裴宣随军,掌管军法,如有违犯,登时处决。”这一建议随即也得到了宋江的采纳。于是,裴宣随梁山大军一起来到了兖州前线。

经过一番厮杀,梁山大军终于攻克了兖州城。看到兖州百姓的惨状,裴宣心中感慨万千。他心中暗想:“自己当年地位虽卑,所作所为,也还问问良心天理,岂料就这上头,恶识了贪官污吏,几乎性命不保。到后来,不得已上了梁山泊,平平过得许多时。这番公明哥哥出兵,把军法的重担交给我,无非是为饥贫的百姓,受不了喽罗的罗唣;我倘不实心任事,不但对不起这些贫民,也对不起公明哥哥,对不过自己。”因此,裴宣在兖州城的执法非常公正、严厉,深得宋江和吴用的称赞。然而,就在此时,一个突发事件却令裴宣对梁山彻底失望。

事情的过程是这样的:兖州城破后,小霸王周通伙同毛头星孔明、独火星孔亮等人在城中强抢民女,并悄悄将她们带到青楼,供自己享乐。一天夜里,负责巡夜的武松发现几名喽啰形迹可疑,便一路跟踪来到了青楼,发现了周通、孔明和孔亮的所作所为。周通对此却不以为然,与武松发生口角。就在此时,擎着军前执法小旗的裴宣赶到。在了解了真实情况后,裴宣下令将现场的几位小头目和老鸨押走。

到了第二天,裴宣准备对这些人进行审讯时,突然得知周通在凌晨带着一百多名喽啰强行将这些小头目和老鸨带走。不仅如此,他还将与此案有关的一位当地居民的小店捣毁一空,并将当事人夫妻带走,还威胁要将整条街烧毁。裴宣认为,如果事态进一步发展,将会梁山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于是便急急忙忙找到宋江,将情况如实汇报,希望宋江能及时处理周通等人,严明军纪。

令裴宣没有想到的是,听完裴宣的汇报后,宋江和吴用并没有表明态度,而是随意敷衍了几句,让裴宣回去等候消息。不过,宋江和吴用并没有对周通等人的恶劣行径进行任何的处罚,而是一方面轻描淡写地通知周通等人,让他们行事不要太过分。与此同时,吴用又让人转告武松,让他“凡事只八分为是,不要过紧”。就这样,在兖州发生的这几起恶劣事件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处理。

当裴宣了解到事情真相及宋江和吴用的态度后,在梁山大军离开兖州撤回梁山途中,悄然而去,从此再无踪迹。裴宣为何逃离梁山呢?一名涉案的不知名小喽啰道出了真相。他说:“自从投归山寨以来,每到一处,总是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就是头领下的号令,也不曾有过十分顶真。偏这回出兵,恁地严紧,连一个取乐的机会都没有,我们只是落草,又不真替国家出力,难道一个月几两银子就算了!早知如此,别地方落草也好,何必梁山。”

在这些小喽啰看来,自己并非替国家出力,只是打家劫舍的强盗。如果每个月只是为了几两银子,还不如去其他山头落草,何必呆在梁山。作为宋江和吴用而言,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都要仰仗这些为自己卖命的喽啰,一旦过于严厉,担心他们会离开梁山,从而削弱山寨的实力。因此,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作为裴宣而言,他当初落草为寇,只是走投无路,不得已而为之,但心中无时无刻不想着接受朝廷的招安,过正常的日子。如果宋江、吴用这样的梁山首领不能严明军纪,不但无法得到朝廷的招安,也会失去百姓的信赖,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从宋江、吴用此次的处理方式,裴宣彻底绝望。与其这样坐以待毙,还不如尽早离开梁山,这就是裴宣当时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