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曾提拔无数忠臣,司马懿夺权时,为何没人敢站出来反对呢?

一朝天子一朝臣,莫欺四朝老臣心。

四梁八柱当平稳,只叹英雄早归星。

魏武雄风虽有在,奈何士族根基深。

皆赞忠肝义胆士,身在寒门难为生。

曹魏的灭亡,归根结底是皇权与士族之间斗争失败的结果,非一二人之功。最终的结果曹操左右不了,曹丕也左右不了,司马懿不过是恰逢其会,借势推翻曹氏,取而代之,登上皇位,几代之后,司马氏同样被士族掀翻在地。没有什么忠肝义胆,也没有什么正反立场,生存与贪婪是历史发展永恒的话题。

人才?权势,利益!

矛盾的始点,在于曹操提拔寒门过多。魏武雄风,自然无人能撼动,陈宫也好、孔融也罢,都无法挽回士族的尊严。然而子孙并没有这份魄力,于是被曹操打压了几十年的士族,终归是迎来了翻盘的机会。

司马懿正是借着这股东风,发扬"九品中正制",将士族又团结在一起。

从统治者的角度讲,"得人才者得天下",人才不过是工具。但是从仰视的角度看,何为"人才"?对于寒门,"人才"的头衔就意味着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对于豪族,子弟中人才越多,自己所能掌握的权利也就越多。所谓人才,不过是瓜分权力、谋取利益的门槛。

选人制度

那么如何判定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呢?在"九品中正制"出现以前,"风评"就是判定人才的标准,话语权掌握在士族名流手中。

曹操就是打破了这种"察举制",大量起用寒门,将士族排挤出权力核心,这也是曹魏得以称霸北方的秘诀所在,袁绍也好、刘表也罢,始终没能摆脱对士族的依赖,因此他们输给了曹操。

战事可以运用极端手段,这是曹操能够启用寒门的基础,他拥有绝对的权威,专治各种不服,于是司马家、杨家等传统士族被压制,毛阶、满宠等干吏被启用。及至曹丕继位,手腕不及乃父,身边所倚仗又不乏士族新秀。因此,为了寻求势力间的平衡,曹丕采纳了陈群主张的"九品中正制",以各郡为单位,对官员和人才进行评定,分为九等,评优可晋升,差评要降级,这也给了官员们希望和动力。

但是这毕竟是调和矛盾的产物,虽然最初曹丕能够任用心腹,赴各郡主持评定,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权力逐渐被士族窃取和掌握,也正是借此机会,实现了强弱位置的转换。

在魏晋几百年间,伴随着用人权利的反复易主,皇权与士族权力之间也出现此起彼伏的态势。在此过程中,受伤最深的莫过于寒门,因为他们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类似陶渊明,博学多才,却郁郁不得志者比比皆是。

自保尚且为难,何谈护住?

讲到此处,问题的答案就已经十分明了了。从曹操到曹丕,再到曹睿、曹芳,恰恰是皇权逐步减弱的过程,因为曹丕早早离世,他所倚仗的"九品中正制"又逐渐被士族所掌握。在此过程中,一代功臣如贾诩、曹休、曹真等相继离世,二代、三代亲宗基本不堪大用。

一方正在起势,一方逐渐没落,成败早已成定数。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能够坚持到司马家族乱政的老臣凤毛麟角,也都未居要职,选拔出来的新臣,受的是士族恩惠,又怎会为曹魏鸣不平?

左右都是打工,效力于谁又有什么区别呢?

况且战乱年代礼乐崩坏,判兵降将比比皆是,谁又有那份忠贞节操呢?

因此,司马家篡权,一来是顺势而为,二来又无暴力动荡,三来禅让之举殷鉴不远,百官自然不觉得新奇和不妥,又谈什么反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