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慕尼黑协定》是一场政治丑剧?

1938年的9月30日,英、法、德、意四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与伦敦和巴黎热烈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捷克上下一片忧伤。不仅失去了苏台德,而且在德国的支持下,波兰和匈牙利乘机又瓜分了捷克1.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如今的捷克丧失了75%的煤、80%的工业,一夜之间被瓜分得濒临破产,却毫无挣扎的力气,不能不说是小国的悲哀。但对于德国,这是继吞并奥地利之后又一重大胜利,特别是对德国元首来说,《协定》所带来的成果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消除了入侵捷克的最后防线。苏台德在与德国接壤的群山中,依托有利地形修筑了德捷边境上最坚固的防线。如今,苏台德回归,预示着捷克将无险可守,成了?无骨的肥肉?,对下一步占领其全境,清除了最后的障碍。

其次,瓦解凡尔赛体系。由于法国对捷克的漠视,以及所表现出的无能,先前与其结盟的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不再相信法国有能力保护他们,纷纷向德国靠拢。这也是二战中法国遭到入侵时,他们束手旁观的根本原因,凡尔赛体系全面瓦解。

更为重要的是,苏联对英、法两国失去了信心。如果单凭实力讲,在欧洲能抗衡德国的只有英、法、俄三国,如果团结一致是完全有能力遏制德国的。事实上,在多次的欧洲危机中,三国的集体干涉,确实是德国不敢造次的理由。

但《慕尼黑协定》,将最有实力的苏联排除在外,使其对与英、法两国建立安全合作机制,彻底失去了信心。同时,也为日后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埋下伏笔,从而达到了在战略上,瓦解欧洲大国之间合作的可能。

当然,对其个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胜利。《协定》的签订,让反对派哑口无言,因为事实证明,没有人在对局势的判断上,比得过元首的?战略眼光?。更由于一次次的冒险成功,德国民众简直将其当?神?一样膜拜,独裁统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同时,对英、法两国的蔑视,更刺激他对外扩张的野心。

在德国元首的总体战略中,法国和苏联是他的终极目标,而消灭捷克和波兰是进攻法国的第一步。因此,尽管《慕尼黑协定》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了德国,但根本满足不了他的野心,那下一步他该如何做呢?那就是占领捷克全境。

果不其然,《协定》签署后的第22天,他就向军队下达了准备入侵捷克的命令,但为了做得更好看一些,他挑动斯洛伐克民族争取独立。捷克已经是伤痕累累了,现又面临着国家分裂,这样下去永远没个头。于是,宣布解散斯洛伐克自治政府。

1939年3月14日,自治政府总理逃亡柏林,这可是出兵捷克的好理由。这可吓坏了捷克总统哈查,急忙赶往柏林面见德国元首,哀求放过捷克,但得到的答复是,进驻不可更改。第二天,哈查被迫在投降书上签字,捷克亡国。

当天德军进驻捷克。至此,之前德国的领土扩张要求,都是以德意志民族为借口,那么这一次已足以说明了德国元首的野心,那就是地地道道的侵略。不过,按照他的推断,英、法两国不会有太大反应,因为他们有了很好的下台阶理由。

这就是在德国唆使下,斯洛伐克宣布独立。这让张伯伦认为是其亡国系内部分裂所致,英国没有保护的义务。而法国更是宣称:?去年为了帮助一个将要分裂的国家,差点卷入一场战争?。可见,在国家利益面前,?同盟?只是大国糊弄小国的说辞。

也正如捷克外长在被迫接受《慕尼黑协定》时,对英、法、意代表说的那样:慕尼黑对捷克来说是一场不应受到的灾难,但无论如何捷克不是最后一个;捷克之后,同样的命运也将落到其他国家的头上。他没有说错,而且很快就将应验。

从《慕尼黑协定》签订的前后看,德国元首对英、法等国的想法拿捏得很准,尽管也有冒险和?赌一把?的意思,但张伯伦等人的愚蠢和懦弱,却成就了德国获得了一个个胜利,更是德军在二战初期,取得惊人胜利的关键和主要原因。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