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性冷淡?
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或者性趣,他们趋于随遇而安,顺其自然,与世无争。这种对生活的性冷淡其实也可以说是对生活的一种逃避,它的背后折射的是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给予年轻一代的压力过大,快到让他们应接不暇,大到让他们无所适从。
故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宅男宅女,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关上心门,逃避压力,放任自流!然后年轻人创造了一个词“佛系”来掩盖自己对生活的冷淡,因为手机就是最亲密的朋友。
不上进,懦弱,胆怯,可是每个人有自己的活法,有的人喜欢奋斗,有的人喜欢安逸,都是短暂的一生,不是活在别人的想法中,自己开心就好。也许害怕再去接触吧!害怕失去,于是便什么也不再碰,什么也不强求了,就冷淡了。
现在很多文章提倡断舍离扔扔扔,提倡减少不必要的社交一个人独处,提倡极简主义,我们会觉得这是一种时尚一种潮流先锋。扔掉那些不需要的事物,同时,很有可能还会把身边亲近的人也扔掉。
其中有一条评论特别精彩:极简主义肯定没孩子,等有了孩子你会发现,啥主义都能给你治好。极简主义我并不是真的很喜欢,在扔掉一些不怎么经常用的东西之后,有一天突然要用到了,只好重新再买过。
很多时候,社会教化我们变得越来越“性冷淡”。?教化的同时我们自己接受了这样的一个选择,其实更多的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没有一定高度和深度的性冷淡,都是扯淡。?那些看似朴素的老人,其实都是看遍了人生百态,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世事变迁后,才沉淀出的淡然。但你呢,明明还没看过世界,却做出了一副舍弃天下的表现。就连很多媒体也十分热衷传扬“做人要无欲无求”的价值观。
正如张嘉佳,在《老情书》中写下的:“老和尚说终归要见山是山,但你们经历见山不是山了吗?不乘着年轻拔腿就走,去刀山火海,不入世就自以为出世,以为自己活佛涅槃来的?
我的平平淡淡是苦出来的,你们的平平淡淡是懒惰,是害怕,是贪图安逸,是一条不敢见世面的土狗。”没有一定高度和深度的性冷淡,都是扯淡。说实话,谁都可以无欲无求,唯独年轻人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