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无品牌的自制食物,一定是三无产品吗?如何辨别?

网购越来越方便,外加便利的物流,各种直播和短视频的推荐,全国各地的特产随时随刻都展现在眼前,让人忍不住想来一单。但很多所谓的特产并没有相对规范合法的的标识和标签,让人既喜爱又担心。本人有着几年的网购特产的经验,在此分享一下。

1、对三无产品的法律含义和通俗认知。

在质量法的第二十七条中,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有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和含量,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等等。

通俗意义上,当看到或到手一件包装好的食品,而包装袋上没有任何标识或标签。或是所标识的文字模糊,难以识别,或是标识了部分信息,如生产日期,没有生产公司或保质期等等,基本就可以认定为是三无产品。

三无产品没有标识或标识不全,就会引起无法确定保质期,成分等等,就存在造假或食用潜在的危害。

2、网购自制特产食品的挑选。

有时候想买到小时候老家的味道,还真不容易。一般标识齐全的食品虽然啥都有,但就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味道,所以还是对自制特产念念不忘。

购买特产食品时还是尽量到规范的平台和出货量较多,评论较好的商家。好的平台让售后有保障,而经常有人光顾的商家信誉和品质也相对好一点。

在购买之前也和商家多沟通和确认,看看真实的产品包装和标签,看看最后到手的食品是否符合自己的期待。如果在商家告知特产只有真空包装无其他标识时,自己也需要好好评估一下。

3、如果不小心买到三无产品的应对方法。

在未知的情况下买到了三无产品,首先想到的是和商家协商退货。毕竟食品安全高于食品的美味诱惑。在商家不接受的情况下申请平台介入。

在已知的情况下买到三无产品,就看你和商家沟通是食品的买家秀和买家秀的区别,如果一致还可以接受,如果不一致在和商家有效沟通后决定退货或换货。

有时候还挺矛盾,希望可以尝到各种美食特产,尝到全国各地的特色,特别是对自制手工食品。也更希望对食品安全有无形的保障。这需要每个市场参与者的自觉对良好的维护,另一方面,需要更合理的适应现代网购需求的法规法则的政策出台。

总之,挺期待有一天所有的自制特产美食买到就放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