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锡圭三书说的影响
关于裘锡圭三书说的影响有以下看法:对传统理论是一个冲击,对文字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未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因为唐氏三书说并没有给非图画文字类型的以义会意的会意字留下位置;不包括假借,把假借字排除在汉字基本类型之外,不能真正反映汉字的实际;象形、象意的界限不很明确,难以把握,划分意义不大。
裘锡圭先生在《文字学概要》中就用“不能纳入三书的文字”一节专门对后者作过论述,并把它们划分成记号字、半记号字、变体表音字、合音字、两声字等五类,由此可见新三书说跟六书说一样并不能概括全部汉字的结构,还不是有关汉字结构的十分科学而完善的理论。
陈梦家等人的新三书说,总的说来眉目清楚,界限分明,较合逻辑,比六书说简明。但其分类标准不如六书说只据汉字形义关系单一,还要着眼于汉字发展的过程,而假借字如上一节所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汉字发展阶段的产物。
它产生极早,在汉字字形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产生,并促进汉字字形向其下一个阶段发展,把假借作为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不合汉字实际的。另外讲新三书者往往还要再分种类,如前面介绍的裘锡圭先生的表意字分类,结果搞得比六书繁复得多,更难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