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拍前导演拿在手里的那个咔嚓咔嚓的东西叫什么名字?
一块小木板,上面写着次数、场景数、导演、片名、电影公司等信息。用粉笔写在上面。上缘还附有一个拍板,拍板上绘有黑白条纹。一端可以打开和关闭以发出清晰的声音,以便在编辑时声音和画面同步。
这种长方形条纹板被称为“sla te”,它的英文名是Slate。在上面,用粉笔写着次数、镜头数、导演、片名、电影公司等信息,上缘附有一个拍板,拍板的一端可以开合发出清脆的声音。石板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拍摄每一部影片的标记,便于后期剪辑时识别。
我们知道,电影是由许多镜头组成的,每部电影通常有数百个甚至数千个镜头。电影中的场景和内容非常复杂。在拍摄时,不可能按照剧情的顺序进行拍摄,而是要根据场景进行拍摄,比如先拍摄外景,再拍摄摄影棚中的场景,或者先拍摄夏天的场景,再拍摄冬天的场景,而且即使是同一个冬天的场景,有些情节发生在故事的前面,有些情节发生在后面。为了保证质量,有些镜头要拍好几次。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工作,我带回了许多胶卷。我怎样才能把它组合成一部完整的电影?如果胶片上没有明显的标记,会给后期的剪辑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在长期的实践中,电影人找到了很好的方法。他们用一块黑白条纹的小木板,上面简要地写着要拍摄的电影的相关内容。在拍摄每一个镜头之前,拍摄这个“板”作为这个镜头的标记。在电影行业的行话中,这一步骤被称为“鼓掌”或“拍打”。这样,每部电影的开头都有一个镜头。在后期制作中,只要工作人员看到这个标记,他们就会知道这个电影是哪部电影,哪个场景和哪个镜头,这很容易识别。此外,服装、化妆、道具等工作人员也可以避免不同时间拍摄的镜头细节上的瑕疵,从而避免出错。
既然记分牌的功能是打分,那我们为什么要“敲打”它呢?这是因为电影不仅有图像,还有声音。如果电影中的角色说话时与他们的嘴不一致,他们在看电影时会感到非常不舒服。拍摄电影时,音符会在提起音符板的同时“啪”地一声将拍板上的木条拍断,发出清脆的声音。摄影师将同时拍摄敲击声和音符镜头,这种声音将成为后期录制的同步标记,使编辑能够确定准确的视听定位。
由于记分牌与电影作品的密切关系,它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电影行业的象征和标志。为纪念中国电影百年而建的中国国家电影博物馆就像一个巨大的广告牌。1996年,法国发行戛纳国际电影节50周年纪念邮票(附图),这枚石板就在邮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