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谷歌拿来想抑制华为的安卓,也曾被“老熊”追得“屁滚尿流”
安卓创始人鲁宾曾于1989年进入苹果公司工作。刚进苹果公司不久,天性好玩的鲁宾就上演了一出“好戏”,他把公司的内部电话系统进行了一番“改造”。结果,跟他同一项目组的同事们,就分别接到貌似是公司CEO斯库利打来的电话,称要给他们特殊的股票期权奖励。当然那是鲁宾搞的恶作剧。
当时,乔布斯早已被赶出了苹果公司,但技术创新氛围仍在,各种创意点子满天飞,但有些不聚焦。
1990年,苹果将鲁宾所在的部门分出去,成立了一个新公司,开发一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 Magic Cap。
1994年,采用Magic Cap的智能终端上市,一度在业内形成轰动。盖茨在1995年撰写的著名《互联网浪潮》备忘录中,对该产品可能对微软形成的冲击十分担忧。
但这款产品理念过于超前,在市场上叫好不叫座,公司随后没落,最后,微软收购了它的知识产权。随后,有三名苹果公司元老又成立了Artemis公司,鲁宾被邀请加入。1997年,微软又收购了Artemis公司。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鲁宾也跟着进入微软。他随后造出一个会走路的机器人,装有摄像头和麦克风,在微软公司四处游荡,记录所见所闻。可惜此时的微软已不是早年那个容忍另类和叛逆精神的公司了。一个周末,微软安全人员发现控制这个机器人的电脑被黑客入侵。虽然黑客尚未发现这台电脑是移动的,且有摄像功能,但鲁宾的产品还是惹恼了微软的安全小组,他们要求鲁宾马上把这个机器人打入冷宫。
作家杰科尔文曾说过“通向伟大成就的真正道路需要你去选择。问题在于:你有多渴望?”
渴望在技术史上留下一笔的鲁宾离开微软,创建了Danger(危险)公司。鲁宾在Danger公司打造出一款状似肥皂、可上网的智能手机——Sidekick。
2002年的春天,谷歌创始人拉里和谢尔盖在腰带上别上了这款肥皂形状的“玩具”——智能手机。无论他们走到何处,都炫耀它,并用之上网,使用谷歌的搜索引擎。
说实话,当时那款手机形状太丑陋,没有入乔布斯法眼。不过,拉里和谢尔盖当时已感觉到移动互联网大潮最终会来到,他们因此和安迪.鲁宾保持着密切的往来 。
不久,鲁宾又离开Danger公司,创建了Android(安卓)公司,Android一词源于法国作家利尔亚当在1886年发表的科幻小说《未来夏娃》中,他将外表像人的机器起名为Android。很巧,亚当、夏娃,这与苹果有关系。
安卓公司投资人珀尔曼曾这样评价鲁宾:“他是那种既喜欢电焊枪,也着迷编写程序,并擅长业务战略的奇才。”
2004年,鲁宾自己掏钱买了机票,到韩国拜访三星,推销刚开发出来的安卓手机操作系统。穿着牛仔裤的鲁宾和一名随行进入三星一间很大的会议室,20名身穿蓝色正装的三星高管靠墙排列。在鲁宾演示完系统后,三星的高管开始大笑,说,“贵公司只有8个人做这个啊,我们在这方面可是投入了2000人……”
结果是三星错失并购安卓公司的良机。第二年,谷歌终于下定决心,以5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安卓,鲁宾成为谷歌的工程部副总裁,继续负责安卓项目。
而微软则收购了Danger公司,也在强化自己进军移动互联网的势力。鲁宾在硅谷的这一段发展史,将苹果、微软、谷歌这三家公司结成了一副复杂的因果图。
而在这段时间里,苹果公司也开始描绘自己的智能手机蓝图。
“安卓目前不过是纸上谈兵,很难与其他手机操作系统进行比较。”2007年11月谷歌发布安卓系统时,微软CEO鲍尔默对之不屑一顾,“谷歌目前只是发出一份新闻稿,而我们拥有数以百万计的用户,许多优秀的软件、无数硬件设备。欢迎谷歌来到我们的世界。”
美国著名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说过:“如果只考虑世界现在的样子,而不考虑世界将来怎么样,便再也做不出明智的决断。
2009年3月,鲍尔默在公众场合又一次嘲讽安卓,称其“除了在硅谷,无人问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鲍尔默的讥讽中,安卓快速发展。
随后,让微软震惊的是,在手机领域举足轻重的摩托罗拉开始倒向谷歌,成为安卓阵营中的一员大将。在智能手机领域,摩托罗拉和微软、苹果都合作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微软行动起来,开始宣称安卓侵犯了其知识产权,侵犯专利的范围包括用户界面到基础的操作系统等许多方面。微软随后将炮口对准摩托罗拉,称其生产的安卓智能手机侵犯其九项专利权。谷歌迅速站出来,为自己的盟友撑腰,其发言人表示:“我们对微软此次诉讼表示非常失望。尽管我们并不是诉讼的被告,但是我们会坚决支持安卓平台以及帮助我们发展该平台的合作伙伴。”
专利律师马克?凯瑟伦评价:“微软此举是在公司失去竞争优势后,试图挽回损失的做法。在智能手机市场,苹果以及安卓具有较大的优势。微软试图通过专利诉讼争夺被抢占的市场份额。”
由于苹果的iPhone自成一体,其操作系统和手机硬件都是由苹果自身把控的,因此苹果之外的所有手机厂商都是iPhone的对手。苹果扮演的是霸王角色。
而谷歌和微软则面向所有的手机厂商提供操作系统,谷歌的免费(初期是这样),而微软则是收费的。谷歌和微软争的是移动互联时代盟主的角色。
“谷歌安卓手机的愿景,就是微软占据每一台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愿景。”美国电信运营商威瑞森(Verizon)CEO伊万?塞登伯格这样说,“像我这样的人希望能确保平台和设备的分销。谷歌是否有兴趣架空我们?是的。”他此前曾说谷歌进入别人的行业领域,会惊醒林中沉睡中的“熊”,这些熊会从林子里跑出来,追得谷歌“屁滚尿流”。
《Googled: The End of the World as We Know It 》 作者:Ken Auletta,出版社:Virgin Books,2011年
《移动风暴》 作者:弗雷德.沃格尔斯坦,译者:朱邦芊,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4年
《谷歌风云》 作者:姜洪军,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12年
《极客:改变世界的创新基因》 作者:姜洪军,科学出版社,2013年
本文作者姜洪军,著有《极客:改变世界的创新基因》、《乔布斯和他的对手们》、《雷军: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微软王朝危机》、《中国互联网商业英雄列传》、《对话新锐CEO》等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