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导系统的概念解读

摧毁敌方来袭的弹道式导弹(中程、远程、洲际导弹)的武器系统。一般包括预警雷达、地面引导雷达、指挥控制中心和拦截武器等部分。过去30多年间,美苏(原苏联)都花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分别研制和部署了以导弹为拦截器的“卫兵”和“橡皮套鞋”反导弹系统。目前正在探索和试验激光反导、粒子束反导等 。

较为成熟的是导弹反导技术。已服役的具有反导能力的防空导弹主要有美国的爱国者系列,THAAD导弹,和海基的标准系列。俄罗斯的有s300等。以色列的箭式防空导弹系列,印度的大地系列,和我国台湾研制的天弓系列防空导弹。

中国于2010年01月11日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成功于大气层外击毁来袭弹道导弹,自此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陆基中段反弹道导弹技术的国家 。 中段拦截

比较成熟的反导系统。弹道导弹中段飞行是指导弹发动机关闭后在大气层外以惯性飞行的阶段,这时它的弹道相对平稳和固定。如果拦截及时,掉落的残骸也不会进入本国领土。如:美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GMD),海军全战区系统(NTW) 。

中段反导试验,美国和日本有过成功经验,其中包括美国在阿拉斯加部—-200公里高度飞行的弹道导弹,它在2008年成功击落过失控的美国卫星,被普遍认为是美国反导系统的一次实战。

中国2010年1月11日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2013年1月27日,中国在境内再次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拦截技术试验,试验达到预期目的。

2014年7月23日,中国在境内进行了一次陆基反导技术试验,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再入段拦截

末段拦截时,由于弹道导弹进入大气层开始俯冲阶段,弹头轨迹倾角大、速度通常在7—8倍音速以上,反导系统要捕捉它相当困难。 如:美陆军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THAAD),海军区域防御系统(NAD),扩展的中程防空系统(MEADS),“爱国者”PAC-3导弹防御系统 。

美国和苏联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研制反导系统,美国在中段反导和末段反导方面走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