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彤华的从医心路

刘彤华诞生于江苏无锡,由于幼年的体弱多病,让她和医生结下了不解之缘,但从此“治病救人、立志从医”的念头也在她的脑海中萌生,为此,聪颖勤奋的她在19岁那年考入七年制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从此踏上了从医之路。

说起来有些遗憾,原本要做一名临床大夫的刘彤华在解放初期国内基础医学教师匮乏的情况下,必须服从国家的安排选择一门基础医学作为自己的专业方向,出于一种能够接触更多临床病人的质朴愿望,她选择了病理,这一选,就拉开了她今后长达60年的病理学生涯的序幕。

随后,刘彤华来到北京协和医学院病理学高师班进修,虽然进修期只有一年,但是在这短短的一年中,却让她在心底烙下了深深的协和情结,并且在这里,她结识了我国病理学界的泰斗———胡正祥教授。可以说,师从胡教授是刘彤华一生中尤为重要的转折点,“他看片子非常认真,而且他不是那种填鸭式教学而是引导式教学,比如说给同学一张片子让他自己看,自己思考这可能是一种什么病,然后胡教授提问。同学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但是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只要你认真思考了,就会从中收获很多。”每每忆起与胡教授的点点滴滴,这位80岁老人的眼中总能闪烁出无比的眷恋和崇敬,也正是这份眷恋和崇敬支持着她、吸引着她在协和病理这片热土上无悔地耕耘、不停地开拓。

不只是恩师胡教授对她的教导让她难忘,更重要的是老协和的那些优秀的品质和敬业、求实的精神让她感动,谈及张孝骞等一批协和老教授时,她很有感触地说,不论是严格贯彻的大查房制度,还是高年资医师对低年资医师传帮带的意识,都值得现在的从医者认真学习,这些老的传统一定要坚守,唯有坚守,才能给协和带来新一轮发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