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二字究竟从何而来?为何日本人被称作“鬼子”

五一假期哪里去?近闻一趣事,儿子给老父订了去日本旅游的机票,孰知老人当场撕了个粉碎,怒火中烧,曰:“我哪都可以去,就是不去鬼子的地方。”这可见老一辈人对日本人与生俱来的痛恨。如今抗战胜利70多年了,随着时间流逝,“鬼子”二字也悄然间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那么,日本人当年为何会被叫作“鬼子”呢?(作者:大俗)

在神话传说中,“鬼”意指妖魔鬼怪,是邪恶丑陋的存在。抗战年代,日本人的凶残、疯狂、灭绝人性,用“鬼子”来形容是恰如其分。在抗战影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鬼子来了”“鬼子进村了”“打倒日本鬼子”等等口号标语,村民闻鬼子色变,小孩不听话,大人用鬼子吓唬小孩能立即止哭。

自1931年日军占领我东北到1945年抗战胜利,中国军民付出了3500万人的伤亡。日军在华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仅南京大屠杀就疯狂残害我30万民众,还有灭绝人性的731细菌部队利用活人做实验,以及强征慰安妇、华北地区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等等。而太平洋战场发生的硫磺岛战役、冲绳岛战役,日军“宁为玉碎”之疯狂行动,让平均年龄17岁的娃娃飞行员组建“神风敢死队”,无不说明日军的残酷和疯狂。

自唐朝时,日本人被称为“倭人”。到了明朝中晚期,“倭人”屡次侵犯我国沿海地区,又被惯称为“倭寇”,如有名的戚继光抗倭;抗战时,国人对日本人的称呼又变成了“日本鬼子”,可见数百年的对日仇恨绝非一朝一夕。但你知道吗?“鬼子”二字的真正来历并非出自抗战时期,而是在晚清时期,“日本鬼子”就已经传开了,并且还是出自一幅对联,上演了一段典故。

1894年甲午战争前夕,清廷为尽量避免战争,派遣大臣前往日本谈判,结束时进行了记者会,这时有日人提出一要求,说他们有幅对联,请求我方对出下联: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 ,清大臣一听就明白这是在嘲讽清廷,不过对于对对子这么个小事,怎能难得到科举入仕的大清官员,大臣们很快就有了下联: “倭人萎,裘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

对仗工整,意味明显,大臣们的有力反击,让中外记者们都纷纷叫好,同时也让日本人羞愧难当,从此关于“日本鬼子”这个叫法,也就随着记者们的宣传传开了。但值得警醒的是,这也改变不了甲午战争的惨败,国力不强,靠耍耍嘴皮子是无用之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