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诗社观后感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每次看完此类影片,都让我感到一种深深地震撼。就像《放牛班地春天》《美丽心灵》《帝企鹅日记》。
刚看到《死亡诗社》这名字时,以为是一部类似于《孔雀》沉闷压抑。没想恰恰相反,整部影片洋溢着一种青春活力,那种本该属于青年的激情。
最吸引人的当然是那位自称之为“船长”的新教师约翰?基丁。影片开头描述的学校“传统、荣誉…”教规及一系列课堂上的严厉刻板等似乎都是为基丁的出场做铺垫。突显他的与纵不同。事实也正如此。
在第一堂课上他就带领着学生走出去聆听照片中上几届英杰发出的呼喊,“布匹迪恩”,save the days,及时采摘花蕾;他鼓励学生们撕下书中的那些亚被理论所遮蔽的纸页,他引领着他们走进诗的殿堂,认为“诗、浪漫、爱情”才是生活的真正意义;
他向他们朗诵那些先贤们的诗句“因为你的存在,因为生命和个体存在,因为伟大的戏剧在继续,因为你可以奉献一首诗,是的,因为你可以奉献一首诗。那你们将奉献一首怎样的诗呢”他向他的学生发问,用独特的方式让他们沉思自省。
他让学生站到讲台,用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正如站的越高,看的更远,更客观。他用走路的方式向这群年轻人阐述顺从的严重性,开始人们有各自的脚步,经过一段时间,脚步声趋于齐整,乃至统一。他提倡他们要坚持自己的脚步,走自己的路,正象他所朗诵的诗句那样:“两条路在森林分叉,我选择人少的那条。”
他鼓励学生们自写自读自己的作品,同时用他那基丁式风格让学生喊出自己的心声。
在这部影片中我们也看到了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人,如果把基丁比做一船长的话,那他们就是一群“水手”,他们私下去寻找那死亡诗社俱乐部旧址,穿梭于夜晚朦胧阴森的树林中,他们中也有勇敢的追求爱情,也有为了心中的梦想毅然参加戏剧表演的尼尔,他们勇敢,创新,自信,不缺乏浪漫,还有那坠落地面的文具盒,互相传抢笔记本,在足球场上散发的激情,以及尼尔的死讯所带给他们心中沉痛的打击撕心裂肺的呐喊…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深深感动,流泪。
他们就像一群水手,在船长的带领下勇敢地向旧传统、刻板封建教育制度及顽固的家长群体反抗,虽然结局的代价很惨痛:尼尔戴着他那载满梦想的花冠纯净的死去,船长看着誓言“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的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泪流满面,室友们伤心欲绝又不得不签下拿份违心的名字。
但,这场战争失败了吗?当基丁拿着他的材料走出教室,当学生们一个个跳上课桌喊着“船长”,当他们四目相对,热泪盈眶。我们知道,不,没输!
走出教室,风已吹干脸上的泪痕,留下几声抽搐、几许思考。一部好的影片,一部好的作品,一位好的教师…其影响真的是非常大。我不禁为自己终日的无所事事毫无梦想,还时时把“郁闷”挂在嘴边感到羞愧,对呀,我将向世界奉献一首怎样的诗呢?仿佛又听到“布匹迪恩”的呼喊,加快脚步…